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亚里士多德研究隐喻开始,隐喻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语言修辞现象,但随着近几十年来隐喻的多学科研究的发展,隐喻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了隐喻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一般可以将隐喻看作是从一个信息域到另一个信息域的语义映射,借此人们来达到对后者的理解,这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赵艳芳(2001)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指出语言中70%以上的词汇意义源自隐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虽然已经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但用于说明该功能的例证多出自于文学作品,所造成的错觉是在科技语言这个旨在揭示人类认知过程和报告认知世界成果的语言使用中并不存在的隐喻现象。科技英语中的隐喻使用可分为两个层面,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鉴于篇章的局限性,本文借鉴新的隐喻理论,试图对这些不断出现的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进行一次全面的探讨。词汇隐喻一直是亚里斯多德以来隐喻研究的重点,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的提出标志着认知观的词汇隐喻的研究全面开始。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目的及一些基本概念,勾勒了全文框架。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隐喻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连贯的隐喻研究线索,并为科技语篇中的隐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西方语言学者近二十年来人们对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研究已经很普遍。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对科技语篇中词汇隐喻现象的研究还十分零散,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而且受到西方研究趋势的影响,跳过词汇隐喻在科技中的系统研究而直接去研究语法隐喻的学者也大有人在。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切入点。第三部分讨论了科技词汇隐喻形成方式及本质,科技英语词汇的隐喻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有其自己的本质:“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即借助于某种相似性,通过隐喻建立起科技概念与日常经验间的联系和“创造相似性隐喻”-即通过创造科学概念与日常经验间的某种相似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此科学概念的认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前者分析了科技词汇隐喻的构成模式及特征,因为隐喻历来被作为文学中修辞手段来分析,所以该部分将科技隐喻特征和文学隐喻特征进行对比。后者详细分析了科技英语词汇隐喻的功能等,通过对科技隐喻功能的详细分析,得出隐喻在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本章目的在于激励更多的学者关注和应用科技隐喻。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指出科技词汇隐喻研究的误区,并且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