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危机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未来淡水资源的形势更加严峻。于是海水淡化成为缓解淡水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国的海水淡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此同时,海水淡化也正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订者特别关注的焦点,但远远还没有达到学术界和地方政策操作层面的期望。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循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对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及演化进行深入探索,选题准确,立意较新,对推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及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界定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剖析我国的演进规律和动态变化,揭示出促进产业化横向空间和纵向动态扩展的机理,指出海水淡化已然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开源途径。2、基于边际成本法的思想构造出长距离引水与海水淡化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分别对经济成本、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综合比较后发现,淡化成本是关键因素,只有结合产业化才有可能降耗减排。3、在分析评价长距离引水与海水淡化综合效益的基础之上,从系统与产业的角度构建了节能组合、延伸产业链、引导培育产业簇群三个产业化发展范式,以此来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从而在实现减排的同时也提高了综合效益。4、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从系统角度论述海水淡化产业化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提出了构建原则、指标筛选与赋权方法,分析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化的相关影响因子,确定了产业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架构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空间推进的梯度模式和机制设计。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速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的创新路径。本人为该项研究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设计的研究方案合理,可操作性强,技术路线清晰,以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背景分析为基础,以海水淡化与长距离引水的效益评价体系研究为切入点,以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内部机理研究为重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研究手段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