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铅铋合金在带统丝棒束组件内热工水力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BE)具有良好的中子性能和导热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高沸点、低熔点等特性,是铅基反应堆主要的冷却剂材料之一。LBE纵向冲刷燃料棒束的过程是堆芯组件热工设计与安全分析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基本问题是LBE与加热壁面的湍流换热。但是由于LBE较低的普朗特数,热边界层远大于流动边界层,湍流换热特性与常规介质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流道结构复杂、热负荷高的燃料组件内LBE的换热和流动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项目背景下,基于中国铅基反应堆概念设计方案,设计了电加热实验模拟组件,开展了流动压降、换热系数、热入口特性以及热点温度等实验研究。并基于实验结果对修正后的子通道程序进行了验证和模型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LBE在绕丝棒束组件内的热场、流场进行分析,并基于实验结果对湍流普朗特数修正的湍流涡粘模型(RNG、k-ε标准和SST模型)进行了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开展了液态铅铋在带绕丝棒束间的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实验组件结构,Novendstern阻力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两者相对偏差在14%以内;2)与规则流道不同,由于绕丝产生的二次横流的差异,基于雷诺相似准则在水介质中的压降模化实验结果比相同雷诺数铅铋介质下的摩擦阻力系数偏大。开展了液态铅铋在带绕丝棒束间的换热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棒束结构流道的温度场的入口长度远大于规则流道流动工况,主要原因是由于子通道间的热量传递速率较慢;2)由于绝热外套管影响,中心内通道的传热系数高于外围通道,且由于子通道间交混作用次边内通道的传热行为也不同于中心内通道;3)对平均努塞尔数经验关联式进行评估,针对实验组件结构推荐Borishanskii模型,相对偏差在22%以内。基于实验结果对修正的子通道程序开展了验证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添加液态铅铋物性、带绕丝棒束流动阻力关系式、液态金属传热关系式的子通道程序能够较好的预测液态铅铋冷却剂和包壳的温度:2)通过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可以获得基于Novendstern阻力模型、Borishanskii换热模型的辅助模型组合与实验值更为接近,这与实验结论一致。基于涡粘模型开展了液态铅铋在带绕丝棒束组件内的CFD研究,结果表明:k-ε、RNG以及SST三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在预测阻力和传热特性方面相互间的差异较小,在阻力模型预测方面都能够较好的预测棒束的压降数值,而在传热预测方面,在较高Pe数区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Pe<300区域较实验结果偏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定常湍流Prt假定所导致。综上,本文开展了液态铅铋在带绕丝棒束组件内的热工水力特性研究,并基于自主实验数据对子通道程序和CFD涡粘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实验与数值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掌握了液态铅铋冷却剂在带绕丝棒束组件内的流动与传热基本规律。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铅基反应堆燃料组件热工分析工具(CFD或子通道程序)的使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铅基反应堆的燃料组件设计提供实验与分析支持。
其他文献
岭南地区湿热为主的独特气候使岭南人群形成了脾虚湿盛、痰湿内蕴的体质特点,而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及人群体质密切相关,虚实夹杂证候多见,在遵循辨证论
目的探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普
从比叶面积(SLA)、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叶组织密度(LTD)、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等方面对在引种期同质园的广西桂林市(GGL)、广西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高能直线加速器的发展状况和一些先进加速器的概念,着重介绍了基于介质的加速结构。高加速梯度是未来直线加速器的方向之一。介质一金属膜片混合加载
[摘 要:兴趣能够驱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应当讲解所必要的知识内容,也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语文作为整体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就语文科目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挥。据有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救治方法。方法从9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43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进行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时间29d,存活35例(81,39%),死亡8例(18.60%)
以人工配制的模拟高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设计一种膜分离单级自养脱氮反应器,考察了反应器的运行性能.在无外加有机碳源,反应器进水氨氮浓度150mg/L,温度(30&#177;1)℃,溶解氧0.6—1.0mg/L
利用产碱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粗毛栓菌4种微生物对内蒙古褐煤进行溶煤实验,探索了煤样粒度、氧化程度、溶煤时间和溶煤方式等因素对溶煤率的影响,并对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