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是我国社会急剧变革而又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带来了重大影响,传统的艺术形式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使得外国的思想内容大量涌入中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两种文化的激烈对抗和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也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正是在这一时期,外国戏剧、电影大量涌入中国,在三四十年代迎来了第一个高潮。由于中外观众在审美习惯、欣赏水平上的不同,使得我国的艺术家在引进外国戏剧、电影的过程中由最开始的简单复制到逐渐融入中国特色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戏剧和电影也由最开始进入中国时仅具有的宣传作用到赋予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改革开放之后,对外国戏剧、电影的本土化改编更为多元和开放,无论是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戏剧电影的创作。在本土化改变的过程中,对中、外两个版本的差异性最直观的反映就体现在语言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本土化”的外国戏剧进行梳理,并通过大量的实例,从语言的角度对外国戏剧的本土化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