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米是一种主要的粮食,其中淀粉的含量高达80%以上,大米淀粉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用于食品等行业,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大米尤其是其中的淀粉是人们最近研究的热点。以黑龙江五常大米为原料,建立了大米淀粉的中性蛋白酶法提取工艺,蛋白质残留率是决定大米特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大米淀粉应用的关键因素,所以以大米淀粉中蛋白质的残留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查了料液比、溶液pH值、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蛋白质残留率的影响,得出中性蛋白酶提取大米淀粉的最佳条件:料液比为1:6,溶液pH7.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7%,50℃酶解8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蛋白质残留率为0.41%。以大米淀粉为原料,混合酸(乙酸酐和柠檬酸)为交联剂,Span60为乳化剂,植物油为油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大米淀粉微球,以大米淀粉微球的平均粒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制备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淀粉乳浓度为20%、油水比8:1、混合酸用量为6mL/100mL植物油、乳化剂Span60用量为0.8g/100mL植物油,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淀粉微球的平均粒径为:4.25μm。利用红外光谱仪(IR)、扫描电镜(SEM)对大米淀粉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如下:通过比较大米淀粉微球和大米原淀粉的红外图谱,证明了利用混合酸对大米淀粉进行交联,大米淀粉与混合酸发生了较好的交联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米淀粉微球和大米原淀粉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米淀粉微球颗粒较均匀,表面较为光滑。将大米淀粉微球对次甲基蓝和薄荷精油的吸附性进行研究,建立了淀粉微球吸附性快速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大米淀粉微球对次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通过实验得到淀粉微球对次甲基蓝吸附的最佳条件为:次甲基蓝浓度为10μg/mL,吸附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得到吸附量为1.71mg/g,吸附效率为86.03%。研究了大米淀粉微球的对薄荷精油的吸附性能,通过实验得到淀粉微球对薄荷精油的吸附最佳条件为:薄荷精油体积分数4%,吸附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吸附量为34μL/g,吸附效率为86.75%。并与大米淀粉进行比较,吸附量和吸附效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说明淀粉微球在吸附上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