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文化批评和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创作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的有关理论,对四十年代新诗中潜在的主旋律——“命运”主题展开分析。第一章首先从传统的继承、时代的召唤两方面梳理了“命运”主题的存在基点,然后由三大创作群体的生成进入对其“命运”主题的多样表现的整体描述;第二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命运”主题的三大意象群(“太阳”意象群、“大地”意象群、“黑夜”意象群)的内涵进行逐个分析,然后寻找“命运”主题在艺术表达形式方面的差异,最后对“命运”主题所负载的、不同质地的精神内涵进行了剖析,这也是对以上意象生成和形式选择的原因的一个深入探讨。第三章是对四十年代新诗“命运”主题的新诗史乃至文学史层面的整体反思,并对该主题的影响以及流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首先是对四十年代新诗整体的主题研究的一个补充。其次,经由文本研究进入精神史研究,本文通过对诗人主体存在状态的考察达到了对新诗本身发展的整体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