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之用和为贵。"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代表了儒家礼文化的内在精神,也是儒家人际传播的终极目标。"礼"是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治在中国历史上,维持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稳定有序,保证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而更深远的影响,是其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融入华夏民族血液的以"和为贵"的深层社会心理。《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中重点讲礼学的文集,记录了秦汉之前儒家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以及儒家对礼制伦理道德的论述。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礼记》文本为研究中心,辅以儒家相关典籍及史学著作,从礼仪、礼制和礼义三个层面对"礼"进行多重诠释,着重探索"礼"如何历史的、实践的建构"和"的观念,从而促进人际传播和谐、整合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其现实意义。从"礼仪"层面来看,《礼记》记载了先秦儒家不同社会情境下的人际传播规范,这些规范以"礼"的形式被制定和传承,包括语言传播规范如讳言、谦敬词和婉言,非语言传播规范即"容礼"。儒家价值结构和权力系统借助日常生活的言行实践和重要人生礼仪传承、传播,逐步嵌入社会,形塑"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态度、思想定势、情感取向等深层社会心理,从而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结合当代社会现实进行反思,离开习俗、礼节、仪式这些仪式化的社会生活程序,人们失去强化共享意义的情境和生活体验,社会的凝聚力也会因此而减弱。以礼致和,核心价值观的重建必须搭载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通过每个人日常的社会实践,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从而建构和谐人际传播,实现社会的有机整合。从"礼制"层面来看,"礼制"自上而下垂教千年,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分"思想。先秦儒家按照"亲亲、尊尊、长长"的原则,以"礼"正"名位",划分"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并规定个人身处每种关系中的位序;再以"礼"正"名分"确定符合"名位"的角色规范。先秦儒家"名分"观本身并不带有强烈的封建等级色彩。剥除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为它披上的外衣,其本质含有现代社会构成所必不可少的制度性基因。当今社会等级名位仍然客观存在,但等级结构是开放的,等级关系是理性的,且处于不同等级的个体人格也是平等的。"正名"的实践意义在于运用话语权力正"名分",使礼合时宜,从而建构和谐社会秩序。借鉴先秦儒家规范人伦关系的"正名"思想,本文提出现代社会人际传播和谐的合理假设:1.在现代社会管理中,仍然需要通过"正名"阐明不同社会角色存在的根源及合理性。2.在正确认识社会角色并获得理性认同的基础上,运用"话语权力"建构合理的角色规范。3.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在现代人际关系中引入对话机制,接受差异。"礼之所尊,尊其义也"。从"礼义"层面来看,先秦儒家推崇诚信重诺、忠恕之道、中庸适度、尊人敬让。借鉴哈贝马斯的理性交往理论:交往者诚信重诺,同时推己及人、忠恕以待人,以保证交往意向真诚、传播内容的真实;交往者相互尊重,并遵循中庸适度的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在交往中保持人际关系的适宜性和正确性。可见先秦儒家人际传播伦理有助于构建理性交往,从而成为社会合理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