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小企业己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都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但受国际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订单减少、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此外,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两年内连续五次加息并不断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也不断降低信贷额度,使本来就资金紧张的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艰难。
为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缓解其融资困境,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不断探索、积极创新,逐步转变以不动产为主的信贷模式,开始注重动产的担保价值,在此基础上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悄然兴起。自2007年《物权法》允许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以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人民银行没有规定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各商业银行开展情况不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还不均衡,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理论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其次,通过对供应链融资理论、资产支持贷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用担保理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借鉴前人针对融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以镇江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对镇江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来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开展效果与其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从政府、企业、银行及法律制度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够为镇江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