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从宣德始设钞关,在运河沿岸或水路交通要道征收商税,到明后期钞关制度逐渐完善,在其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税收制度。钞关与明代经济、社会、统治紧密相连,明后期钞关制度研究,对拓宽明代政治经济史研究视野,探求明代商业政策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钞关设立、沿革、发展形成过程,归纳出在河道要地设置钞关,反映出设置区域的特殊性;钞关税率不统一,税则繁琐;钞关税的归属与分配上,中央与皇室不断争夺税收权;国家颁布法令,规范官员派遣,采取措施使钞关管理逐渐严密化与制度化;明朝后期钞关林立,重关叠征等特点。后期政府支出巨大,财政空虚,尤其是军费支出使朝廷不堪重负,大规模增税由万历开始,明末更甚。钞关设立增加了明代财政收入,维护地区稳定,同时也使国家对地方与商业的控制加强,有利于巩固统治。钞关不断增税,促使钞关税之后成为明代继田赋与盐课之外的第三大财政收入,是明代商业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增税使商人与百姓的负担加重,生活困苦,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紧张的状况,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无论是对商业发展还是维系统治都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