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调脂治疗在稳定及逆转易损斑块、改善心肌供血,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减少心源性猝死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最新的临床指南中,他汀类均被视为调脂治疗的基石,而一种新近上市的调脂药物--依折麦布,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及代谢途径给调脂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该药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了积极的结论,无论是调脂效果还是安全性均有不错的表现。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强化调脂的理念,尤其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更是如此,但高剂量他汀治疗的副作用又令人担心,关于常规剂量他汀联合小剂量依折麦布与高剂量他汀在降脂疗效、降脂速度、对血管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影响、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报道尚少。为此,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探讨,以期探索临床更安全有效、心血管保护作用更好的调脂策略。方法:选择符合《201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2012.11--2013.02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且能够定期回访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人,A组(常规调脂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B组(强化调脂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mg/晚;C组(联合调脂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晚+依折麦布10mg/日,所有入选病人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中血脂、NO、ET-1、Hs-CRP水平,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不同治疗时期组内组间比较。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多组计量资料之间的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1各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吸烟率、饮酒率、有家族史率、血压均无明显差异。2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2.1各组患者在治疗前LDL-C、TG、TC、HDL-C、NO、ET-1、Hs-CRP、ALT、 Scr、血脂达标率均无明显差别。2.2药物疗效方面2.2.1血脂变化,组内比较:无论采取何种降脂药物类型,自药物治疗1周起均有LDL-C、TG、TC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LDL-C在不同时期各组的浓度(mmol/L)分别为:1周后,A组3.37±0.81,B组2.89±0.79,C组2.71±0.77,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2周后,A组2.83±0.61,B组2.49±0.58,C组1.81±0.53,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4周后,A组2.33±0.31,B组2.11±0.35,C组1.58±0.40,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TC表现出与LDL-C相似的结果;TG自2周后表现出与LDL-C相似的结果。据此可总括为:调脂速度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以LDL-C为参考指标,血脂达标率:1周后,A组33.3%,B组36.7%,C组43.3%;2周后,A组43.3%,B组53.3%,C组63.3%;4周后,A组56.7%,B组70%,C组90%。血脂达标速度呈现出:C组>B组>A组。2.2.3血管炎症反应变化,组内比较:无论采取何种降脂药物类型,自药物治疗1周起均有Hs-CRP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Hs-CRP在不同时期各组的浓度(mg/L)分别为:1周后,A组7.03±0.89,B组6.59±0.69,C组6.14±0.67,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2周后,A组6.23±0.77,B组5.88±0.65,C组5.35±0.83,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4周后,A组5.13±0.65,B组4.55±0.36,C组4.02±0.24,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据此,在对抗血管炎症反应方面有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组内比较:无论采取何种降脂药物类型,自药物治疗1周起均有ET-1逐渐下降,而NO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ET-1在不同时期各组的浓度(ng/L)分别为:1周后,A组68.06±10.89,B组61.86±9.09,C组60.87±8.90,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但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2周后,A组63.89±8.17,B组53.31±6.93,C组51.81±7.80,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但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4周后,A组56.58±7.38,B组43.91±6.29,C组41.89±5.98,与基线相比,A组降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但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NO在不同时期各组的浓度(umol/L)分别为:1周后,A组59.13±6.00,B组60.34±5.77,C组61.03±6.98,与基线相比,A组增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但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2周后,A组67.31±6.86,B组72.21±7.20,C组74.82±7.68,与基线相比,A组增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但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4周后,A组76.42±8.61,B组88.50±8.33,C组90.00±9.09,与基线相比,A组增幅最小,B组次之,C组最大(P<0.05);但B组、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据此,在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有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效果相似(P>0.05)。2.3药物安全性方面,ALT在不同时期各组的浓度(U/L)分别为:用药1周后,A组27.28±7.32,B组27.02±6.89,C组26.99±7.31;2周后,A组35.14±8.99,B组42.29±8.96,C组35.19±9.66;4周后,A组29.98±7.81,B组34.02±9.09,C组30.67±9.50a。据此分析可见,各组患者自用药后1周起ALT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但4周后又逐渐回落(P<0.05),B组ALT升高水平较A组、C组为著(P<0.05);Scr在不同时期各组患者间两两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早期强化调脂治疗可以给ACS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与强化调脂组相比,联合调脂组可以使血脂更早达标,血管炎症反应更早得到控制。同时,他汀类联合依折麦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