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光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车排子凸起。该区的油气勘探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勘探目的层主要集中于白垩、侏罗、二叠甚至深层的石炭系,而对浅层的新近系几乎没有关注。2005年胜利油田在红车断裂以西车排子区块钻探中,排2井无意中发现新近系沙湾组轻质油层,从而揭开了第三系轻质油的勘探序幕。后续的勘探成果表明,车排子地区浅层的沙湾组(N1s)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而早期的“亮点”勘探模式在取得迅速突破后,逐渐滞缓,已经不能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因此,需要总结新的或全面的油气勘探模式来指导油气勘探。本文主要使用研究区内的测井、钻井资料进行了合成记录的制作以及钻井层序划分,以近1000余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井资料为约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井-震对比、地震线描、连井剖面层序划分对比,搭建沙湾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提取砂泥岩速度值,明确了沙一段砂岩类型,再运用波形分析与地震砂体扫描技术开展了目的层段的砂体扫描,最终结合地震相-沉积相分析,明确其沉积体系类型,进而预测有利储集相带以及有效圈闭分布范围。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初步形成了一套利用波形分析、地震砂体扫描技术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砂体,通过砂体追踪扫描进而展示砂层组的砂体平面分布特征的方法;2)通过对春3、春5、春8以及排8井的单井层序划分,以及研究区内三条过井剖面的沙湾组地层顶拉平处理,同时结合连井剖面对比成果,综合分析后,将沙湾组(N1s)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LST、TST、HST和FSST4个体系域组成,同时搭建了沙湾组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基本明确了沙湾组以发育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为主,初步落实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分布范围;3)利用地震线描法,总结出了沙湾组一段(N1s1)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格架内砂体分布:主要为发育在低位和湖退时期形成的斜坡扇、盆底扇和湖退时期形成的退覆孤立砂体,以及靠近岸线区三角洲前缘和河道两侧的砂体;4)通过提取16口井的砂泥岩速度数据,编制了沙湾组一段的砂泥岩压实曲线图,揭示了沙一段的砂岩速度普遍低于泥岩、若充注油气后速度值更低这一规律,属于N.A安斯蒂认为的Ⅰ类砂体,也为后期波形分析和地震砂体扫描奠定理论基础;5)通过地震砂体扫描技术(以波形分析识别砂体为基础),明确了N1s13砂体分布范围,同时结合层序地层格架和地震相-沉积相,综合分析认为:沙一段沉积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朵叶-斜坡扇-盆底扇”组成的沉积体系,该段内共发育四个期次的砂层组,而N1s13是其中的一期;6)在砂体分布基本落实的情况下,结合圈闭评价的条件,在N1s13内预测出三个规模较大的岩性地层类圈闭,其储集砂体主要为滩坝砂、斜坡扇和三角洲前缘湖退砂,而断层是最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结合春8井的钻探情况,综合分析认为上述三个圈闭具有形成一定规模油藏的潜力,可以作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