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顶菊对土壤NaCl胁迫的响应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黄顶菊为材料,在不同浓度NaCl(CK、0.1%、0.2%、0.3%、0.4%、0.5%、0.6%)胁迫条件下,测定不同NaCl胁迫下黄顶菊盆栽苗的形态生理及生化特性。结果如下:1.NaCl处理明显抑制了黄顶菊的生长。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株高和生物量增加缓慢,明显受到抑制,高浓度NaCl处理明显抑制了黄顶菊的生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POD、SOD和CAT 3种酶活性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6d时0.4%NaCl处理的活性最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3种渗透调节物质也呈先升后降再升规律,NaCl处理浓度大于0.4%时,会对植物造成致死性的渗透胁迫。综上所述,当土壤含盐量≥0.4%时不适合黄顶菊生长。2. NaCl胁迫明显影响了黄顶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指标的日变化进程。NaCl胁迫下光合指标的日变化,0.1+0.3%处理的黄顶菊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0.4+0.5%浓度NaCl处理的黄顶菊净光合速率小幅升高。0.1+0.3%浓度NaCl处理的黄顶菊胞间CO2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 NaCl胁迫降低了黄顶菊叶片Chla、Chlb和Car的含量,从2009年7月22日到2009年8月4日,对照与0.1+0.6%NaCl处理的黄顶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0整体呈现升高,Fm、Fv/Fm和Fv/F0整体下降,且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加大。NaCl胁迫下,荧光参数F0、Fm、Fv、Fv/Fm、Fv/F0在对照和0.1+0.3%浓度NaCl处理的黄顶菊和0.4+0.6%浓度NaCl处理的黄顶菊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表明从0.4浓度NaCl开始就对黄顶菊产生抑制作用。4.NaCl胁迫下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离子水平也发生了变化,地上部分的Na+、Ca2+、Mg2+离子含量高于地下部分,表明NaCl胁迫下,黄顶菊地上部分是积累Na+、Ca2+、Mg2+离子的主要器官。NaCl胁迫对黄顶菊中K+离子含量影响不大,并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K+离子含量绝对含量相差不多。从黄顶菊植物体各部分中Na+/K+、Na+/K+以及Na+/Mg+的绝对值来看,地上部分中Na+/K+和Na+/Mg+较大,地上部分对NaCl胁迫比较敏感,根部受NaCl胁迫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在首次发现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孢共寄生(co-parasitism)现象的基础上,以揭示松突圆蚧入侵暴发机制为目标,通过野外系统定位调查和室内测试,研究了松突圆蚧和枯斑拟盘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