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是一种给葫芦科作物造成全球范围种植产业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种传病害,其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该病害由于缺乏抗性品种,防治手段仍旧是较为传统的植保措施,为了更好的开发非抗生素类的靶向药剂,研究西瓜噬酸菌致病机理势在必行。Ⅲ型分泌系统(type secretion systemⅢ,T3SS)参与西瓜噬酸菌致病性的调控,基因hrcS是T3SS中hrp-hrc-hpa基因簇中的重要组成,与T3SS中重要的调控基因相调控。bam基因簇编码的Bam复合体(β-barrel assembly machinery)为西瓜噬酸菌的脂多糖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它的缺失直接影响病原菌细胞外膜的合成。本试验以西瓜噬酸菌Ⅱ型菌株Aac-5为研究对象,探究基因hrcS、bamC、bamE在西瓜噬酸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基因的功能:(1)西瓜噬酸菌中基因hrcS、bamC、bamE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基因hrcS在T3SS注射装置中进行信息处理及信号传导,产物蛋白具有两个跨膜结构域;bamC为Bam复合体的外膜装配因子;bamE在西瓜噬酸菌中与脂多糖运输系统、Fur蛋白调控系统等重要系统有关;Bam C、Bam E都具有信号肽结构。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得知西瓜噬酸菌Hrc S蛋白与根瘤菌属(Rhizobacter sp.Root)的Hrc 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西瓜噬酸菌Bam C蛋白与蜜胺嗜碱菌(Melaminivora alkalimesophila)的Bam C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西瓜噬酸菌Bam E蛋白与燕麦噬酸菌(Acidovorax avenae sp.avenae)中的Bam E蛋白完全同源。(2)筛选试验突变菌株,构建其互补菌株,并与野生型菌株Aac-5的表型对比成功构建hrcS、bamC、bamE缺失突变菌株及互补菌株,测定基因缺失对西瓜噬酸菌致病力等表型的影响。基因hrcS的缺失使西瓜噬酸菌丧失致病能力,运动能力增强,生物膜形成能力变化甚微,生长能力显著降低;基因bamC、bamE的缺失会使西瓜噬酸菌略微降低西瓜噬酸菌致病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胞外多糖产生能力降低,蛋白酶活性增强。(3)测定西瓜噬酸菌致病相关基因在△hrcS、△bamC、△bamE菌株中的表达量,及脂多糖运输系统相关基因在△bamC、△bamE菌株中的表达量△hrcS中hrp G、hrp X、lux R、fli C、che A表达量显著上调,hrcQ表达量显著下调;△bamC、△bamE中gal E、rfa L表达量上调,bamA、lpt D、sur A表达量下调,分析表明hrcS、bamC、bamE间接或直接调控上述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