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为研究个案,通过考察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在相对广泛层面上对我国当前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或简称“非遗”)保护工作进行讨论和反思。 在具体研究内容方面,将会以李兴昌的个人生活经历为微观主线,并以国家的“非遗”保护运动为宏观辅线,就如下主要几方面的问题展开相关探讨。第一,对李兴昌涉足“非遗”之前的生活经历进行梳理,包括他的职业生涯和普洱茶经营之路,以此来讨论他对公私两套体系的认识和情感判断。第二,对李兴昌助推普洱贡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或简称“申遗”)这一具体事件进行叙述,包括他对整个“申遗”过程的参与和“申遗”材料的准备、宣讲,概念的包装等,通过这一案例来探讨国家的“非遗”申报制度。第三,分别从李兴昌的个人自述和外界人士的评论认知这两个角度来梳理材料,呈现成为代表性传承人之后的李兴昌的状态,并进而讨论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及相关问题。第四,就当前手工艺类“非遗”传承最主要的三种路径,即建立传习所、参与会展、开辟生产性保护基地进行讨论,通过李兴昌在这三条路上的经历感悟,来反思这些现实措施的利弊功效所在。最后,在回顾、总结全文的基础之上,对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进行反思、讨论,以期求得一些现实意义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