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生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大雅·生民》是一篇关于周民族起源的神话史诗,以四言诗歌形式记述了周人始祖后稷从诞生到发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后稷本身具有神、人叠合的二重属性。他既是周民族的始祖,以发明农业种植的先驱而被史学家所记录;又是历经磨难而最终成为华夏先民崇拜的稷神,被历代君王庶民顶礼膜拜于祭坛。本文运用文献学、民俗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民》作一较为系统研究,肯定并还原其史诗的神话性特征。本文认为,此篇因其涵盖的内容广博神秘而备受关注,从汉代起就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校注、翻译,历代学者不断通过义理和考据的手段对之进行解读。汉代经学家对于《生民》的经注研究,是毛亨、毛苌的《毛诗》和郑玄的《郑笺》,基本运用故、训、传的三种释诗体例,从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以《礼》注《诗》,使诗篇的意义极为明确。唐代总体上《诗经》是被作为科举取士的经学参考来解读的,所以《生民》所难免脱离经学而阐发。宋代出现了一大批疑经改经的研究著作,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其《诗集传》中论事、释诗和评诗,贴近诗之原意,有别于前代经学家。清代马端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三家集义疏》等是“诗经清学”的代表,方玉润《诗经原始》从诗歌的角度分析文义和词义《生民》,从经学的束缚中挣扎出来,与历来解释之家颇显异趣。《生民》作为史诗神话,是后稷人生的记录,从汉代经学的逐条分析,到清代学者详细的字句解剖,都极力想把《生民》脱离出神话而回到历史的真实。本文在历代经学家注解《生民》的基础上,试图依据经学家们的探究,还原《生民》的神话特性,认为这首史诗中包含了周人始祖后稷关于“感生”、“弃子”和“农神”三则神话。《生民》运用诗意化语言,记载了周人部族最早的女性始祖和男性始祖,姜嫄感生和“三弃”后稷的神话传说,并塑造了后稷具有神秘色彩的半神半人的农业始祖和周族始祖的双重身份的形象,蕴含了周族起源的原初文化。早期周人部族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农业部族,后稷是原古时期为周人作出农业贡献的英雄,周人纪念他、怀念他,以求得到他的庇佑。同时,《生民》中关于后稷时代的农业生产及生活状况的叙述,关于谷物种类、耕作技术、碾米做饭、祀神祭祖等内容,是研究周人早期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其他文献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适应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对如何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室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高级会计师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选拔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会计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需求,真正的、有长远战略发展眼光
用邓小平理论去武装青年大学生应成为高校的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不能放松.当前应着力去探讨、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使
西方经济有自己的一套发展理论,然而由于西方与我国经济环境的不同,其理论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说,企业资本指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一般企业对资本的定义与
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当今社会,创新是企业适应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大环境以及应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手段和根本。员工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问题是最近十年
根据旋转刚体双面平衡原理和一般六缸曲轴常用的动平衡方法,对六缸曲轴动平衡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一种实用的去重模型。经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正确可行,且去重效果理想
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强等挑战,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走一条综合性建设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本文提出以创意城市、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于一体的新型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产业内分工逐渐深化,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各环节和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紧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经超出了企业自身,竞争也不
海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海产品。近年来,随着海蜇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海蜇养殖业迅速发展,海蜇产量趋于稳定。但海蜇水分含量高,鲜品很难保存,“三矾二盐
宁夏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巨型南北向构造带上,横亘于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之间,位于阿拉善、鄂尔多斯与中祁连-柴达木地块之间的三角地带,是我国东部和西部构造、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