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在跨入21世纪的同时,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曙光。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国政府在反思教育的过去、勾画教育的未来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基础教育的课程革新上。纵观全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从课程改革的理念、政策到内容、方法,无疑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广西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当适应这一世界潮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收集和访谈三种方式对广西义务教育课程现状加以考察,我们发现,现行课程体系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一是由于国家课程决策权的下放,广西开发并实施了一些反映地区特色的地方课程;二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课程结构,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三是精减了部分陈旧的以及学科间相互重复的课程内容,把信息技术教育等反映时代特征的知识内容纳入了课程体系;四是在课程实施中涌现出一大批倡导先进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及其实践模式。可以况,这些进展无疑为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现行义务教育课程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课程理念陈旧;课程目标单一;课程结构缺乏均衡性、弹性、选择性;课程内容脱离学生个体的经验和社会实际,部分内容偏难偏深偏旧;课程实施基本上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主;课程评价过分强调分等划类的考试和学生的成绩等等。 针对广西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义务教育课程现状,借鉴国际及国内其它地区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广西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第一,改变教师传统、陈旧的课程观念,树立课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及意义的过程、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还应该体现学习者的现实生活、课程是世界的整体图景而不是分科知识的杂糅体、课程不仅是传承而且是创新民族文化的手段的课程观念。第二,建立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体系。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全面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德育及体能和健康教育。第三,调整课程结构和革新课程内容。倡导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减少学科门类;强调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开发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结构的平衡性,精选具有基础性和生活性的课程内容。第四,改变课程实施策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课堂教学,倡导开放性教学、建构性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第五,走出课程评价的误区,确立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重点是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结构以及综合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