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严重、次生灾害普遍等特点,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进行地震灾害应对是目前政府急需面对的难题。全面认识和恰当评价地震灾害给公众带来的风险,是政府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更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以往,地震灾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地震成因的分析和预防对策上,一直缺乏地震灾害与风险感知结合的深入研究。研究公众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可以获得公众风险感知状况的全面认识,增强普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促进政府和公众之间必要的风险沟通,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特殊意义,能进一步增强政府和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地震灾害和风险感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影响公众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用问卷调查获取的实证数据科学地测量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然后从风险感知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得出公众地震灾害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学历、住房类型与结构、受灾经历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影响,而熟悉度、控制度、信任度三个维度与公众风险感知显著负相关,密切度与公众风险感知显著正相关。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加强公众地震灾害风险的认知,提出针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防震减灾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新形势下对建筑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我国建筑学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探讨了当今多样化需求下建筑学人才创造思维的认识,提出了培养建筑学人才创新思维的路径,以期使
TU-1810 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分为可见光区和紫外区,它们分别以钨灯和氘灯为光源,波长范围也不一样,不同的分析项目需要的比色皿的材质及规格不一样。随机计算机和光度计
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是新时期的重要特征,高校师德建设要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点来进行,打上时代的烙印。当前高校的扩招、教师工作量核算量化、教师“蜡烛”奉献精神在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和价值体系的日益多元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政治整合,将各种分散的社会力量和政治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凝聚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进而也促进了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医学院校结合临床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临床医学专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电网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电网的全覆盖。电网的广泛布设,产生了大量的损耗,采用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电网运行中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听力。大部分中职学生受原有英语知识基础和英语技能水平的制约,在课上不活跃,因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