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甜菜碱对癫痫大鼠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海马γ-氨基丁酸,谷氨酸,以及抑制性神经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作用,从而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甜菜碱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生理盐水灌胃),癫痫组(腹腔注射戊四氮,1.0ml生理盐水灌胃),丙戊酸钠组(腹腔注射戊四氮,丙戊酸钠灌胃),甜菜碱高、中、低浓度组(腹腔注射戊四氮,甜菜碱灌胃),实验结束后大鼠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ELISA方法检测γ-氨基丁酸,谷氨酸含量的变化;兔疫荧光和Western bloting检测海马区γ-氨基丁酸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变化;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癫痫组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甜菜碱高、低浓度组型半胱氨酸含量与癫痫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ELISA结果表明癫痫组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甜菜碱高、中浓度组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与癫痫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癫痫组谷氨酸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甜菜碱高中低浓度与癫痫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癫痫组γ-氨基丁酸受体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甜菜碱高、中、低浓度组较癫痫组显著升高(P<0.01);癫痫组甘氨酸受体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甜菜碱高、中、低浓度组较癫痫组显著升高(P<0.01);HE染色结果,丙戊酸钠组动物肝脏组织镜下观察可见明显的空泡变性(P<0.05)。结论:甜菜碱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且无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