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研究表明,HIV-1感染者体内可以产生中和抗体。HIV-1病毒表面的囊膜蛋白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点,中和抗体表位主要位于gp120以及gp41的膜外部分。迄今为止,对于中和抗体表位及其结构的知识主要来自对欧美流行的HIV-1 B亚型的分析,所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强力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也基本分离自B亚型的感染者,只有最近获得的几株来自C亚型的感染者。中国流行的HIV-1亚型主要为B’亚型、B’C与AE重组型,其感染者体内的中和抗体反应的类型、强度以及抗原特异性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中国HIV-1流行毒株的免疫原与假型病毒系统,系统地分析了中国HIV-1感染者血清中的交叉抗体反应;确立了中和抗体反应的强度与广度,为下一步寻找与鉴定中和抗体的功能性靶位打下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分别来自中国HIV-1 B’亚型与B’C重组型分离株的gp120蛋白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瞬时转染CHO-K1细胞,获得了分泌表达的带有His标签的gp120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来自B’亚型的gp120蛋白可以被HIV感染者多克隆抗体(HIVIg)所识别,提示其具有正确的构象;来自B’C重组型的gp120蛋白可以被His标签抗体识别,但未被HIVIg识别,需要进一步进行鉴定。利用His标签亲和纯化的方法,获得了一定纯度的适用于血清学分析的gp120蛋白。2.利用三种V3多肽对80份HIV-1感染者血清进行了ELISA分析,鉴别出15份交叉反应血清,其中血清15,28,29,38,44,73同时对三种多肽具有交叉反应;血清4,19,22,34只对北美B亚型共有序列与北美B亚型分离株序列有交叉反应;而血清16,21,42,49,80只对北美B亚型共有序列与中国B’亚型分离株序列有交叉反应。未发现只针对北美B亚型分离株与中国B’亚型分离株序列的交叉反应血清。三种多肽的平均血清反应强度:北美B亚型共有序列>中国B’亚型分离株序列>北美B亚型分离株序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这批血清对于来源于北美B亚型共有序列的V3多肽反应更强,推测其序列上存在有更加保守的抗原表位。V3多肽交叉反应血清对于对于三种不同来源的gp120蛋白仍有明显的交叉反应。3.建立与优化了HIV-1假病毒系统。该系统包括三类中国主要流行HIV-1亚型毒株的ENV克隆,分别包含三株中国B’亚型的克隆,三株AE重组型的克隆,五株B’C亚型的克隆,以及两株北美B亚型的克隆。ENV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13株ENV克隆的半胱氨酸位点十分保守,但其形成的可变区的长度存在较多的变异。总体来说,B’C重组型克隆具有较长的V1/V2区;V3区的长度在各亚型之间非常保守;V4区与V5区的长度,各亚型之间差异不大,但有个别克隆具有较长的序列。通过软件预测ENV序列上潜在的N连接糖基化位点,在gp120序列上,B’C重组型克隆存在较多的糖基化位点。在gp41序列上,各亚型间没有明显差异。分别对转染时ENV质粒与骨架质粒的比例,转染复合物孵育的时间以及感染时DEAE Dextran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确立了最佳的实验条件。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HIV-1病毒试剂检测了该假病毒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应用于中和抗体鉴定、疫苗效果评价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4.利用HIV-1假病毒系统分析了80份血清的中和作用,其中42份血清具有针对MLV/HIV嵌合病毒的非ENV特异性的中和作用,推测其血清中可能含有抗HIV-1病毒药物。剩余的38份未检测到针对MLV/HIV嵌合病毒的中和作用的血清,对五种不同亚型的HIV-1毒株的中和能力:JR-FL>HXB2>CNE50>CNE6>CNE55。在这批血清中发现了数份具有较强中和作用的血清,其中:血清29对五种毒株都有较强的中和作用;血清15对两种毒株(CNE50,JR-FL)具有较强中和作用;血清1、2和13对JR-FL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血清7对CNE55具有较强中和作用。血清44对HXB2具有较强中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