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被称为“生命元素”,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氮,因此氮素也是最易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近年来,对土壤中氮素及植物对其吸收情况的研究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很低,但由于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很短,土壤中仍然有较高含量的游离氨基酸。再加上近几年来虽对土壤中游离氨基酸的研究已屡见不鲜,但多集中于农作物,因此对林木幼苗吸收氨基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生长季大兴安岭寒温带林区兴安落叶松幼苗林地土壤中氮含量进行测定,并选取同一地区兴安落叶松种子,模拟其生长环境育苗;选取三种氨基酸(Gly,Glu,Lys)进行不同浓度梯度下的水培试验。已有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土壤中存在大量菌根,选取其中常见的两种菌种,接种到培养基质中,进行无菌环境与有菌环境落叶松幼苗生长状态和养分吸收情况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大兴安岭地区寒温带林区土壤中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上呈现O层>0-5cm层>5-25cm层,7月>6月>8月的趋势,其中有机态氮占可溶性总氮的90.97%-95.42%。 2)兴安落叶松幼苗在三种系列浓度氨基酸溶液(Gly、Glu、Lys)中吸收12h后,Gly的吸收量最大,Glu次之。三种氨基酸吸收的过程均为主动过程。 3)在系列浓度梯度氨基酸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 NH4+后,三种氨基酸溶液吸收量大小仍为 Gly>Glu>Lys,当溶液中氨基酸浓度超过250μmol/L时,添加的NH4+对落叶松幼苗吸收三种氨基酸态氮源有明显的的促进作用。而配施相同浓度NO3-后并未对植物三种氨基酸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 4)外生菌根侵染的落叶松幼苗具有更好的生长效果,其生物量、长度均高于无菌环境下的落叶松幼苗,而有菌环境下苗木各部位总全氮量的增加虽然很小,但外生菌根的存在改善氨基酸态氮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使植株根、茎、叶中的氮素养分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