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高速公路的投资往往数额巨大,政府单方面的投入已经难以承担,与此同时大量闲置的社会资本则亟待被有效利用。因此,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的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当前形势的推动下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项目具有投资数额大和回报期限长的特点,因此需要对项目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充分严谨的分析和评估,作为投资决策的基础。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掌握了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现状和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对交通量的影响程度,据此预测拟建项目在运营期的交通量,结合车型比例,套用收费标准,测算运营收入;通过研究项目的实施对降低运营成本、旅客时间节约和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影响,量化项目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益。结合项目的在评价期的投资支出,包括建设投资、运营成本、税费等,获取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分别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从财务和宏观经济的角度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利情况下的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来判定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另外通过对项目工程方案以及沿线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的调查分析,从社会影响、互适性和社会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的考察项目在评价期产生的综合效益和潜在的社会影响,对拟建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本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了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各项因素,希望以此为高速公路的投资决策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