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纯化并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的方法。对所培养的BMSCS进行表面标志鉴定并检测它们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从大鼠股骨下端抽取骨髓,以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并扩增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所培养的第二代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用成脂诱导剂对第二代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分别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对诱导后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胞浆内脂滴出现情况。结果:所培养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原代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第二代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CD29和CD90为阳性,造血细胞谱系标志CD45为阴性;在诱导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镜下可见分别约有7%、35%和65%的细胞内积聚了可被油红O染液着色的脂滴,证实这些细胞发生了成脂分化。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在体外分离、纯化和扩增了大鼠BMSCs;这些扩增后的第二代细胞表达BMSCs表面标志,具有良好的增殖及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
第二章具有微米级化学图案的生物材料聚乙二醇和聚磺酸基甜菜碱-异丁烯酸的生物相容性鉴定
目的:在生物材料表面构建微米级的化学图案,将BMSCs接种其上,观察BMSCs在生物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进行生物相容性鉴定。方法:消化第二代BMSCs,以2.0×107/L的密度将细胞接种于具有微米级化学图案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聚磺酸琏甜菜碱-异丁烯酸(sulfobetaine methacrylate,SBMA)生物材料表面,继续培养一周左右时间,取出上述细胞进行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染色,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接种有BMSCs的PEG材料膜和SBMA材料膜,经过吖啶橙染色后,可以看出BMSCs在两种材料表面均生长良好,而且有图案处生长明显高于无图案处。结论:具有微米级化学图案的PEG和SBMA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下一步在这两种生物材料表面进行BMSCs的定向分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
目的:将BMSCs接种到具有微米级化学图案的生物材料表而,结合化学物质诱导,找到合适的分化条件,实现BMSCs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BMSCs,取第二代BMSCs接种剑普通玻片表而和具有微米级化学图案的生物材料PEG和SBMA表面,并使用成脂诱导剂进行诱导分化,对诱导分化的细胞分别在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进行油红O染色,脱察比较在不同材料表面的诱导分化效率。结果:BMSCs成脂诱导分化后,经油红O染色,可见诱导组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红染脂滴,诱导分化效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明显增高;在PEG和SBMA两种生物材料表面的诱导分化效率没有明显差别,并凡在生物材料表面诱导比在普通玻片上诱导分化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成脂诱导剂和生物材料微米级化学图案的共同作用能够加速BMSCs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并且诱导分化效率比单独使用诱导剂的情况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