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蚜是我国和近邻越南、缅甸等产茶国的重要茶树害虫之一。其刺吸幼嫩茶梢,排泄“蜜露”孳生烟煤病,引发茶煤病,并具有较强的迁飞习性。本文调查了春季茶蚜种群动态,探究了化学信息物质在茶树—茶蚜—食蚜蝇等天敌间的通讯效应,期望为茶蚜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依据。 调查发现茶蚜在3月29日到4月13日期间种群数量急剧上升。4月3日查得茶蚜数量最高;而天敌的种群动态与茶蚜种群动态有一时滞,虫口高峰稍延迟,出现在4月8日以后。 分析计算了茶蚜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发现群落物种丰富度由2到7变化较大。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在春季呈现增长趋势,优势度指数早春较高,之后逐步降低。 计算了茶蚜及其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茶蚜的时间生态位较小。几种天敌中以食蚜蝇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蜘蛛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而与茶蚜的生态位重叠度以蜘蛛的最小,食蚜蝇的最大。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大草蛉、中华草蛉间的差别不大。对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茶蚜的空间生态位较低,蜘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高。而食蚜蝇的空间生态位最窄,草蛉类空间生态位宽度也偏小。几种天敌中,以食蚜蝇与茶蚜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三种瓢虫。蜘蛛、中华草蛉和茶蚜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小。 以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有翅茶蚜对15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四臂嗅觉仪中有翅茶蚜对多数味源物都有明显的行为反应,当供试剂量为10-4ug/ul时,对有翅茶蚜有活性的味源物为:顺-3-己烯-1-醇、乙酸顺-3-己烯酯、反-2-己烯醛、反-4-己烯-1-醇、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橙花醇、α-石竹烯、芳樟醇、己醛、苯甲醛、正-辛醇、水杨酸甲酯;并且,这些味源物中,除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α-石竹烯外,各味源物对茶蚜的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供试剂量为10-2ug/ul时,对有翅茶蚜有活性的物质与10-4ug/ul浓度下的相同;各味源物中,除苯甲醛外,对茶蚜的引诱活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味源物间的引诱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新复极差测验发现,在两种供试剂量下均以水杨酸甲酯的诱效最强。芳樟醇、α-石竹烯在不同供试剂量时各自的作用有显著差异。芳樟醇在低剂量时呈现正引诱效应,高剂量时呈现负引诱效应;α-石竹烯在10-2ug/ul的作用强于10-4ug/ul浓度时的作用。 采用Y形嗅觉仪,以顺-3-己烯-1-醇、乙酸顺-3-己烯酯、反-2-己烯-1-醇、芳樟醇、反-2-己烯醛、反-4己烯-1醇、罗勒烯、香叶醇、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橙花醇、O-石竹烯、己醛、苯甲醛、正-辛醇、水杨酸甲酯为味源,其中基本上为蚜害茶梢挥发物,各设10一、分山、10一、以UI两个处理浓度,以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了它们对食蚜蝇的引诱效应。结果发现,在 10、灿山浓度时,食蚜蝇对反刁-己烯-1-醇、芳樟醇、反-2-己烯醛、罗勒烯、香叶醇、橙花醇、正辛醇、水杨酸甲酯有显著的趋性。在10”二g巾1浓度时,食蚜蝇对己醛和苯甲醛有显著趋性,而对其它味源物的趋性不显著。还检测了茶蚜天敌大草蛤对上述味源物的趋性。在10一、川浓度下,大草岭显著趋向于味源物己醛和正辛醇,对其他味源物没有明显的行为反应。在10-h以UI浓度下,大草岭显著趋向于反上-己烯才醇、香叶醇和己醛,而对其他昧源物没有反应。其中反-2-己烯刁醇为绿叶气味,香叶醇为单酝类,并且在蚜害茶梢中存在。 本研究认为,茶蚜为茶树卜较转化的、趋嫩为害的、有一定迁飞习性的害虫,春季采摘春茶时其种群数量有影响,其天敌较多。茶梢释放的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等“绿叶气味”引诱茶蚜,蚜害茶梢挥发物苯甲醛、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等组分显著地引诱食蚜蝇等天敌。如何有效地利用化学信息物质防治茶蚜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