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对辽西兴城地区杨家杖子向斜出露的上古生界以及吉林大学科学探测工程1号钻井岩心资料的整理分析,确定了兴城地区上古生界的地层序列,根据前人资料将之与辽宁省内以及华北地台其他区域的岩石地层进行了对比。并利用粒度分析、沉积相标志识别的方法,判定了本地区上古生界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类型,进而恢复了本地区晚古生代时期的古环境演化过程。兴城地区上古生界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下部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以泥岩、页岩为主,含煤及灰岩、泥灰岩夹层;上部石盒子组与蛤蟆山组粗碎屑组分增加,以砾岩、中粗砾砂岩为主,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不发育煤层。本地区上古生界中可识别出约12层铝土矿。论文通过粒度分析的方法,在本地区的上古生界中共识别出四中沉积环境,其粒度特征如下:1.曲流河环境:沉积物分选度(δ1)较好,平均粒径为3Φ左右,表现出微正偏的频率曲线特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样式可分为典型两段式(河道)与低悬两段式(决口扇);2.三角洲平原环境,沉积物平均粒径为3.2Φ左右,分选度(δ1)好,频率曲线正偏态与负偏态均有出现,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可分为低悬两段式(分支河道)与一段式(平原沼泽);3.辫状河环境,本环境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平均粒径2.5Φ左右,分选度(δ1)中等至较好,多表现出微正偏态的粒度频率曲线,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典型两段式与高悬两段式的过渡类型;4.冲积扇环境:沉积物分选度(δ1)中等,平均粒径2Φ左右,表现出正偏态至很正偏态的频率曲线特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高悬两段式。本文还通过沉积相标志识别的方法,通过对各层位沉积物粒度、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有机质含量、颗粒支撑类型等沉积相标志的统计与分析,在兴城地区上古生界中识别出四种沉积相,分别为曲流河相、三角洲相、辫状河相以及冲积扇相,并在上述四种沉积相中进一步划分出七个亚相与十六个微相。根据沉积相划分的结果可以得出,本地区上古生界表现为曲流河相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曲流河相-辫状河相-冲积扇相的演化过程。结合粒度分析与沉积相划分所得出的结论,可恢复本地区晚古生代时期的古环境演化过程:晚石炭世至中二叠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为濒海盆地环境;自中二叠世后期起,气候不断向干旱的内陆环境变化,至晚二叠世末期,本地区已经处于干旱炎热的内陆盆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