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别山区区位特殊,属于国家确定的14个连片特困区之一,又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担负着生态安全保障、生态功能发挥的重任。据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了9520km2,近2726.5万t土方流失。因此,保护大别山区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已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森林凋落物作为连接植物与土壤养分循环的“纽带”,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营养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保持水文生态效应及森林碳循环的作用。本研究结合前人对凋落物持水性能的研究,基于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浸泡法、人工模拟降雨等实验方法,对安徽大别山区典型分布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林、短柄枹(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茅栗(Castanea seguinii)混交林、茅栗(Castanea seguinii)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混交林的凋落物持水特性及抗侵蚀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层次凋落物的自然含水量、持水量、持水速率、吸水速率以及短柄枹茅栗混交林抗侵蚀能力等指标,探究大别山区典型林分凋落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的水土保持能力。结果如下:1)4个林分类型凋落物现存量大小排列顺序为杉木林(15.97±2.12)t/hm2、黄山松林(8.01±0.44)t/hm2、茅栗-黄山松混交林(5.03±0.40)t/hm2、短柄枹-茅栗混交林(3.81±0.16t/hm2),杉木林凋落物现存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P<0.05);短柄枹-茅栗混交林与黄山松林的现存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茅栗-黄山松混交林、短柄枹-茅栗混交林和黄山松林凋落物现存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4个林分总持水量大小排序为:杉木林(38.43±1.07)t/hm2、黄山松林(15.00±0.22)t/hm2、短柄枹-茅栗混交林(10.58±0.44)t/hm2、茅栗-黄山松混交林(9.81±0.06)t/hm2,其中除茅栗-黄山松混交林总持水量与短柄枹-茅栗混交林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个林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凋落物持水量(Y1)、持水率与凋落物浸泡时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关系式Y1=alnt+b;凋落物持水速率(Y2)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二者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关系式Y2=ktn;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4)凋落物不同层次的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间为: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且分解层最大持水率约为未分解层的1.25倍。不同层次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5)短柄枹-茅栗混交林的凋落物抗侵蚀能力与单位面积(m2)凋落物覆盖量、降雨强度、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在凋落物覆盖量为200g/m2时,40mm/h雨强下的减缓地表径流的作用比雨强为80mm/h时更为明显。当雨强和单位面积凋落物覆盖量不变时,坡度为10°时的开始产流时间比坡度为20°开始产流时间要长。雨强为40mm/h、坡度为10°,总径流量减少率与凋落物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雨强为40mm/h、坡度为20°时,凋落物量为200g/m2与凋落物量为50g/m2的总径流量减少率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