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带下病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初步探讨HPV感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提供临床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选择符合纳入标准于2012.06-2012.11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及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科就诊,行高危型HPV+TCT联合宫颈癌筛查的患者200例,年龄分布在21-60岁之间。参照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中医妇科学》,将患者分为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湿热下注证及湿毒蕴结证。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带下病合并HPV感染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结果:临床观察200例带下病患者及HPV感染情况,其中HPV感染的患者为155例(脾虚湿盛证70例,肾虚夹湿证45例,湿热下注证30例,湿毒蕴结证10例),HPV阴性患者为45例(脾虚夹湿证10例,肾虚夹湿证9例,湿热下注证20例,湿毒蕴结证6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观察200例中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8例,滴虫性阴道炎9例,细菌性阴道病68例,萎缩性阴道炎11例,无阴道炎症94例。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滴虫阴道炎的中医证型以湿热下注证、湿毒蕴结证为主,细菌性阴道病及萎缩性阴道炎的中医证型则以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为主。HPV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患阴道炎症比较:χ2=18.767,p=0.001<0.05,有显著差异,HPV感染患者中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者偏多,而HPV阴性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及无阴道炎症者居多。HPV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中医证型分布,p<0.05,说明带下病合并HPV感染的患者与HPV阴性患者的证型分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HPV感染患者以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居多。两组间TCT积分的比较:χ2=0.313,p=0.958>0.05,两组间TCT积分的高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能说明TCT结果与HPV感染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带下病患者中经西医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湿热下注证、湿毒蕴结证以阴道假丝酵母菌与滴虫的感染为主,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主要为细菌性阴道病及萎缩性阴道炎。2.HPV感染合并阴道炎的患者以细菌性阴道病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主。3.带下病合并HPV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虚湿盛证、肾虚夹湿证为主,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时可以注重运用健脾、益肾、化湿的中药化裁组方。4.HPV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TCT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存在HPV感染患者的TCT结果显示细胞学阴性的情况,但不能说明TCT结果与HPV感染之间无相关性。需联合TCT+HPV检测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5.HPV阳性组各证型的临床评分均值以湿热下注证最高,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