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在不同入路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差异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麻醉医师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实施周围神经阻滞麻醉,但是很少对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肌间沟入路麻醉臂丛神经临床效果和单一超声或单一神经刺激仪麻醉臂丛神经进行研究比较。本研究的实验内容希望通过整理分析临床中的相关数据,对单一超声或单一神经刺激仪从肌间沟进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和麻醉时间方面与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从肌间沟进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和麻醉时间进行数据比较。探讨哪种麻醉方式更适合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同时探讨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的引导路径麻醉情况下,肌间沟和腋动脉入路哪种入路下臂丛神经麻醉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能接受。本研究结果,对临床阻滞麻醉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上肢手术156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组情况为:A组常规超声波引导下完成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肌间沟臂丛神经组织麻醉;C组超声波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D组超声波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医嘱手术前8小时均对4组患者术前准备禁食禁水,同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静脉通路开放,同时配合心电监护,吸氧等,整个手术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动态心电图等基本生命体征情况。A组在超声引导下定位臂丛神经,完成神经阻滞麻醉。B组在神经刺激仪的引导下定位臂丛神经,完成臂丛神经阻滞麻醉。C组应用超声探查从肌间沟进入确定神经路径,神经刺激仪明确神经定位后,完成周围神经阻滞麻醉。D组于腋入路应用超声探查神经走行,神经刺激仪明确神经位置后,行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比较四组患者的完成麻醉的时间T1、完成麻醉持续的时间T2、麻醉支配运动完成时间T3、麻醉支配感觉完成时间T4,完成麻醉尺神经、麻醉正中神经、麻醉桡神经时间分别为T5、T6、T7,并对四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A组与B组相比较,麻醉起效时间(A组:7.45±1.47;B组:8.23±2.46)、麻醉完成时间(TA1:5.5±1.5;TB1:6.14±1.20)、麻醉持续时间(TA2:506.1±64.5;TB2:523.24±86.83)、运动阻滞完成时间(TA3:5.88±1.74;TB3:6.47±1.9)、感觉阻滞完成时间(TA4:8.05±2.5;TB4:8.39±2.6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麻醉起效时间(5.75±1.66)、麻醉完成时间(7.35±2.69)、麻醉持续时间(573.9±75.6)、运动阻滞完成时间(13.7±3.8)、感觉阻滞完成时间(15.56±5.18)较A组长(麻醉起效时间:7.45±1.47;TA1:5.5±1.5;TA2:506.1±64.5;TA3:5.88±1.74;TA4:8.0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8.23±2.46)短,麻醉完成时间(7.35±2.69)、麻醉持续时间(573.9±75.6)、运动阻滞完成时间(13.7±3.8)、感觉阻滞完成时间(15.56±5.18)较B组长(TB1:6.14±1.20;TB2:523.24±86.83;TB3:6.47±1.9;TB4:8.39±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C组麻醉起效时间(5.75±1.66)、麻醉完成时间(7.35±2.69)、麻醉持续时间(573.9±75.6)、运动阻滞完成时间(13.7±3.8)、感觉阻滞完成时间(15.56±5.18)与D组麻醉起效时间(6.19±1.87)、麻醉完成时间(8.79±1.9)、麻醉持续时间(552.6±45.8)、运动阻滞完成时间(14.64±4.75)、感觉阻滞完成时间(18.73±3.25)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5)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均少见,A组出现一例并发症,为误入上肢血管,B组出现3例并发症,2例误入上肢血管,1例Horner综合征,C组D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反应。结论:(1)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与常规单一应用超声波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虽然麻醉完成时间相对较长,但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持续时间、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完成时间有明显延长;同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提高麻醉入路定位的准确性;(2)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单一应用超声或单一应用神经刺激仪产生的并发症显著减少;(3)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选择从肌间沟入路和腋入路两种不同方式完成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没有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尤为严重,已成为空气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2018年6月发布的《重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中首次对发动机远程排放监管系统终端提出了要求,研究符合国六标准的远程排放监管系统终端,是增强国家环保部门对重型柴油车的监管能力的必要途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开展了基于国
学位
驾驶员操作不当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作为ADAS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道保持辅助控制系统(LKA)协助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车道偏离而导致的交通事故。而目前采用固定参数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对具有不同驾驶特性的驾驶员存在较难适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问题,本文针对驾驶员的行为习惯研究考虑驾驶员
学位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用能需求进行分析,得出服务区用能特性,根据服务区各项用能特性提出具有服务区特色的数智化节能减排管控策略,从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构建数智化能源管控平台、引入绿色建筑理念、采用林业碳汇手段四方面提出服务区节能减排策略,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升级、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推动我国服务区低碳转型进程,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随着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噪声识别在实际应用中的需要,麦克风阵列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例如:风洞实验中的噪声辨识、发动机的降噪和室内建筑声学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阵列拓扑结构与声源辨识算法等方面,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从阵列信号处理的知识可知:除了阵列使用的算法之外,麦克风阵列拓扑结构对其进行声源辨识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同阵列拓扑结构会形成不同的阵列波束模式从而影响阵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正常成人和慢性额窦炎患者头部CT扫描检测的影像学数据,分析额窦引流通道的分型;额窦引流通道各气房的出现率;气房体积开口比;筛泡直径与额窦开口比以及额窦口的分级。统计分析相应数据,对比正常成人和慢性额窦炎患者数据的异同,将慢性额窦炎与各气房体积联系起来。使气房体积开口比成为评估慢性额窦炎发生的重要指标,为分析正常成人和慢性额窦炎患者在解剖结构上的异同,探讨慢性额窦炎的易发因素提供
学位
动力电池是决定电动汽车成本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在电池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电池热管理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和提高电池性能。相变材料能够通过改变自身形态吸收大量的热能,是实现电池热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固液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大但导热性差这一现状,本文研究了碳纳米管-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瞬态热带法的热导率测量原理,建立了一种非接触式的瞬态光学热带法及相应的物理模
学位
乳腺癌作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其早期诊断、有效监测及精准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乳腺癌常规诊断中,触诊查体仍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组织活检是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学检查如超声、钼靶X线摄影、MRI等已广泛用于乳腺癌筛查。然而,很多情况下需要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影像学(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特征进行联合诊断,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微钙
学位
葡萄是中国的重要经济植物,酿酒葡萄是葡萄产业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34份酿酒葡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研究中国三种特有野生酿酒葡萄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刺葡萄(Vitis davidii)和毛葡萄(Vitis heyneana)的群体间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历史变化,通过群体遗传学手段筛选选择信号,挖掘中国野生酿酒葡萄特有的重要种质基因。结果表明:群体结构显示群体间聚成四个分
期刊
为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建设过程中将节能理念和技术融合到给排水工作中,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给排水功能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给排水节能措施的相关策略,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经验借鉴和帮助,助力服务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化实施。
期刊
近年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其中NOx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据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统计,机动车排放是NOx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柴油车NOx排放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因此,减少柴油车NOx排放对于改善大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在用柴油车NOx排放状况的监控、诊断及监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