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室射血分数≤35%,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且未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或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患者,通过随访对此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的在我院住院,冠状动脉左室造影证实射血分数≤35%,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590例。通过病案查询系统调取患者第一次入院和随访期间的住院资料,包括病史、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指标,用药情况;采取门诊随访、电话随访、身份证查找的方法。了解入选患者的全因死亡、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心脏移植、心力衰竭再入院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1599例患者。入选患者年龄58.9±9.8(28-87岁),男性1278例(80.3%),合并高血压病1109(69.8%)例,合并糖尿病432(27.2%)例。入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1±9.3个月,中位数时间19个月。9例患者失访,随访率99.4%。至随访终止,106例(6.67%)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其中包括心脏疾病死亡95例(95/106,89%),心脏性猝死29例(29/106,27.4%)。发生全因死亡、心室颤动和或室性心动过速、心衰再入院,心脏移植事件总计156例(9.8%)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9%,95%,94%。结论1. 随着年龄的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心脏移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事件发生增加。年龄在61-70岁的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最高。2.无论是全因死亡终点事件,还是包括全因死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移植+心衰再入院的所有次级终点事件中,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前壁心梗,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超声心动图室壁瘤形成,心电图QRS时限>120ms,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属于次级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符合上述条件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移植、心衰再入院次级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4.生存分析显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5%的患者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RS波时限>150ms的患者,存在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全因死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以及因心衰再入院的比例明显增加。加强对此类人群的随访、监测势在必行。目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对左心功能不全,且未植入ICD和CRT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远期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明确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记录入选时临床情况,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身份证查找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心衰再入院、心脏移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全因死亡以及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再入院、心脏移植、发生室速/室颤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209例患者,年龄59±8.4(21~86岁),男性178例(86%)。合并高血压病155(74%)例,合并糖尿病53(25%)例。前壁心肌梗死病史131(63%)例,Q波心肌梗死176(84%)例。存在束支传导阻滞患者25例(12%),QRS时限<120ms患者184例(89%),QRS时限120-150ms患者19例(9%),QRS时限>150ms患者6例(3%)。167例(80%)患者为初次就诊,既往未接受过规范抗心衰药物治疗。至随访终止,22例(10.5%)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其中包括心脏疾病死亡17例(17/22,77%),非心脏性疾病死亡5例(5/22,22%)。心脏性猝死13例(13/22,59%)。1年,2年,2年以上的生存率分别为99%,96%,89%。发生所有次级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室颤动和或室性心动过速、心衰再入院,心脏移植事件总计47例(23%)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发生心衰再入院、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事件、心脏性猝死、全因死亡的比例高于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两组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全因死亡绝大部分,分别为60%和58%。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男性,心电图证实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前壁心梗,室性心律失常是全因死亡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β阻滞剂的应用是全因死亡终点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次级终点事件的危险性因素包括:前壁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35%,室壁瘤形成,存在室性心律失常,QRS时限>150ms。结论1.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下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访1年,2年,2年以上的生存率分别为99%,96%,89%。心脏性猝死是全因死亡的主要原因。2.Holter证实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较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更易发生发生心衰再入院、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事件、心脏性猝死、全因死亡。3.男性,心电图证实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前壁心梗,室性心律失常是全因死亡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β阻滞剂的应用是全因死亡终点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前壁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35%,室壁瘤形成,存在室性心律失常,QRS时限>150ms是心衰再入院、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事件、心脏性猝死、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