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测定了水牛初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变化和活性成分IgG、IgA、IGF-I含量;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水牛初乳对新生仔猪肠道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测定10头摩拉×本地杂交3代水牛分娩后不同时间段初乳中常规成分、理化特性和活性成分IgG、IgA、IGF-I含量。结果表明:水牛分娩后3h初乳中蛋白质、非脂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6.86%和20.24%,是常乳的3.57、1.94倍,3d内迅速下降,降幅为69%和50%。3h初乳中乳糖含量为2.32%,pH值为6.17,7d后逐渐上升至4.81%和6.79。脂肪含量在3h初乳中为9.79%,之后逐步上升,1d时达到最高值10.55%,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7d后稳定在7.64%左右。3h初乳的酸度、密度、灰分含量分别为31.70°T、1.0517g·mL-1、1.01%,7d后分别降至17.68°T、1.0288g·mL-1、0.84%。3h初乳的IgG、IgA、IGF-I含量分别为78.22g.L-1、8.83g·L-1、1099.78μg·L-1,是常乳中含量的41.83、12.44、3.07倍,之后迅速下降,IgG、IGF-I含量在24h内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91.18%和57.02%,IgA含量在48h内下降幅度较大,为85.84%。水牛初乳中Ca、P、Mg、Zn、Fe、Cu、Cr、Se含量分别为1187、1574、211、27.6、6.58、1.34、0.26、0.024mg·kg-1,是常乳中含量的0.55、1.16、1.17、3.95、3.62、7.40、8.39、1.33倍。
本试验选用新生仔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水牛初乳粉、水牛常乳粉、葡萄糖盐水,并以0日龄新生仔猪作为对照,分别从仔猪生长指标、肠道粘膜和肝脏IGF-I和IGF-IR基因表达、胃肠道组织形态学、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肠道粘膜中二糖酶活性及血清与肠粘膜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数据处理应用DPS2005(v6.5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1、水牛初乳粉能极显著促进新生仔猪体重增加,显著促进肠道发育,主要表现在小肠长度和重量的增加,SCR组小肠长度为297.60cm,重量为43.52g,与XD组(182.87cm和23.05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对小肠的影响中,空肠段受水牛初乳粉影响最大,其次是回肠段,然后是十二指肠段。
2、水牛初乳粉使新生仔猪在最初发育的3d内,肠道粘膜和肝脏中IGF-I基因表达量大幅度增加,IGF-I mRNA/β-actin比值极显著高于XD组(P<0.01);而对于IGF-IR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水牛初乳粉能增加肠粘膜中IGF-IR的表达量,但增加幅度小于IGF-I表达量;而在肝脏中,水牛初乳粉使IGF-IR基因表达量略有降低,但与其他两个试验组相比,降低值最小,PY组次之,SC组降低值最大。
3、对肠道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水牛初乳粉显著促进小肠绒毛高度和宽度的增加,尤其是十二指肠段,绒毛高度和宽度极显著增加,分别为695.55μm和117.78μm,而空肠段绒毛高度和回肠段绒毛宽度受影响较小;水牛初乳粉对肌层厚度和固有膜厚度的影响也表现出促进的趋势;与SC和PY组相比,SCR组效果最好,绒毛高度、宽度、肌层厚度和固有膜厚度值整体表现为SCR组>PY组>SC组。
4、对试验仔猪盲肠和结肠中主要菌群数量进行测定表明,水牛初乳粉能极显著促进盲肠和结肠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SCR组盲肠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是XD组的1.88倍和2.32倍,结肠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是XD组的1.92倍和2.32倍。水牛初乳粉能显著抑制结肠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增加,但对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不显著。
5、水牛初乳粉能增加新生仔猪乳糖酶、麦芽糖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SCR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各肠段乳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都极显著高于XD组(P<0.01)。SCR组仔猪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比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试验组;SC组与PY组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XD组;PY组与XD组差异不显著。
6、对仔猪血清和肠粘膜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含量进行测定表明,水牛初乳和常乳粉都能促进仔猪血清和肠粘膜中IgG、IgA、IgM、C3、C4含量的增加,但SCR组各项指标增加值大于SC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