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商品与信仰——黔东南施洞苗族人的银饰价值观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的苗族银饰闻名遐迩。在我做调查的施洞镇,其苗族银饰被黔东南银饰加工界公认“造型最为华丽、工艺最为精湛”。施洞苗族银饰对当地苗族人不仅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使用中也包含着施洞苗族人的信仰。施洞的历史是施洞银饰成为财富的象征的重要条件;不同银匠对银饰的解读是银饰商业化的体现,也透露着银饰的神秘性;银饰在龙舟节与姊妹节中的使用给了银饰在苗族女性之间传承一个合理的解释,银饰在一个苗族女人的出生、结婚中被赋予了“生”的灵性,在死亡时又回归了银作为贵金属可以履行货币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描述施洞的商业历史、银匠对银饰的解读、施洞苗族女人的银饰继嗣传统以及银饰在施洞苗族人的日常使用,我认为银饰不单纯是在一群具有固定关系的女性之间传递的财富、“可让与”的商品,而是并置着财富、商品以及施洞苗族信仰的产物。历史事件是黔东南苗族银饰得以流行的源泉。历史上的白银流动与银饰作为财富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苗族人对“银”这一贵金属经济价值的认可。“银饰”如今成为旅游商品销售是一套政治经济权力实践的结果,政府的招商引资、当地人对金钱的需求和渴望以及投资商的推波助澜共同推动了施洞的当代商业发展。当地苗族人对于银饰的阐释,与他们的道德观紧密相联。银饰是施洞苗族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神之间交流沟通的一部分。   苗族银饰结合了神秘感与物质性,是物观、历史观、社会观在资本市场中的集中表达。通过对施洞苗族银饰的解读,我希望进一步了解施洞苗族银饰多元的和变动的价值观,理解所谓“少数民族象征物”的当代性,讨论当代苗族人对于历史、道德世界和资本的理解和使用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证据已经突破传统的证据种类形式成为一种新型的证据,而且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对电子证据的种类、电子取证的技术和电子取
自1982年以来,随着民事诉讼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近150个版本的民事诉讼法学本科教材,无论是编者数量,还是出版数量都呈现出了逐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本文分析了喀麦隆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合作的必要性,并突出了与之相关的优势、缺陷、机遇和挑战。本文展示了中国对于喀麦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与喀麦隆政府合作实施
即时通信方式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解放了人们的空间束缚,使交往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随着即时通信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即时通信技术涉及的司法案件日益增多,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