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和相关配套指引的颁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而规范与相关配套指引中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界定及操作指引,为缺陷信息自愿性披露研究提供了支持,也使得缺陷信息的披露成为企业管理层、外部审计师、监管机构和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由于自愿性披露比强制性披露更能提供增量信息,从不同方面寻求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因素将是提高披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上寻找影响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风险因素和被发现并披露的动机因素,构建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存在、发现并披露的影响因素概念框架,以我国沪市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二项逻辑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公司规模、公司的子公司数目、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股权集中度、公司是否被特别处理和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都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产生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与完善提供了相关建议。本文共分五章,内容简述如下: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章是相关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总结。第3章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部分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和被发现并披露两个方面构建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自愿性披露影响因素的概念框架,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第4章是实证设计,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使用的统计分析工具;然后对第三章所提出假设的变量进行操作性定义,根据因变量的性质提出本文的二项逻辑回归模型。第5章是实证结果和分析,首先对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9年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对研究样本和对照样本进行均值T检验来证明其差异性;其次对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验以检验模型的统计科学性;再次对本文的二项逻辑回归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各风险因素和动机因素对缺陷披露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本文模型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最后是结论,根据上一章的实证结果进行结论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并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