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01-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和系统广义矩的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技术之发展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影响。文章采用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柜面交易替代率增长量”这一变量量化衡量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技术之发展。同时,本文通过加入交互项,进一步从实证层面定量考察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将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文章通过分解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进一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影响渠道。文章研究得出:一是,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技术之发展显著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变化指数。文章采用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柜面交易替代率增长量”这一变量量化衡量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技术之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柜面交易替代率增长量”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同时,文章在郭品和沈悦(2015)已有研究之上,采用“电子银行柜面交易替代率增长量”量化衡量我国商业银行学习模仿互联网金融技术(示范效应)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合作吸收、提升的技术(联系效应)的行为。文章的回归结果验证了互联网金融通过示范效应与联系效应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理论假说。二是,在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对上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商业银行以及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的影响方面,本文通过加入交互项的方法得出,相较于未上市的商业银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更倾向于通过引入互联网金融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发展机遇时表现出了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无显著差异的竞争力水平。三是,通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分解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技术之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正是通过对此三种变化指数的全面提升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