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及时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丰富和完善自身教育理论知识,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活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文献法、作品分析法为辅助方法,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针对幼儿园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教学反思的频率、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反思的动机、教学反思的水平、教学反思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反思具有问题性、研究性、实践性、批判性以及发展性。教学反思有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水平;推动教育科研,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实现幼儿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存在着反思较为形式化、反思途径较单一、反思内容较片面以及反思与实践相脱离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因素分别包括社会因素;幼儿园因素(幼儿园物质环境、幼儿园制度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幼儿园教师个体因素(教学反思的认识与理解、教育理论素养、教学反思技术、教育实践经验、教学反思态度)以及幼儿家长因素等。根据以上调查,笔者从社会、幼儿园以及幼儿园教师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社会应建立幼儿园教师福利保障体系,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应重视教学反思,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注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激发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专业引领,为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提供支持与辅导。幼儿园教师应正确认识教学反思的内涵与价值,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诉求教育理论的观照;提高教学反思水平;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步骤,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反思方式,拓展教学反思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