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额诉讼程序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已久。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把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大众化、普惠的司法程序,它在提升审判效率、保障司法公平和优化资源配置诸方面具有明显价值。小额诉讼程序符合我国当前的司法需求而得以引入。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第一百六十二条设立起小额诉讼程序。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是以效率为核心价值建立,其程序目的在于“快立快审快结”。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自立法确立以来,一直传出运行不畅的声音。作为早期接触这一程序的B区法院,在小额诉讼程序运行中有过挫折,亦有经验与启示。本文以法社会学视角切入对B区法院小额诉讼程序的运行情况展开调研。小额诉讼程序在B区法院的历史生成、变化走向反映出,小额诉讼程序普及适用得益于司法政策作用,小额诉讼的类型与数量是反映经济民生的“晴雨表”。B区法院的实践认识经历过转折,生成了诸多疑问。小额诉讼的实际办案效率、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与外部推测有所差距。在具体的办案情景中,小额诉讼程序的参与者们所担当的角色忠于程序法律规定,又在不同情境下偏离与异化。办案人员与当事人在合作与对抗的互动中,显示出当前小额诉讼程序在构造上的不足。观察小额诉讼程序的整个司法实践,现实的适用情况不能给出学界和司法理论完满的回答,透射出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规则不明晰、程序效率优势不显著、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高企、案件类型高度集中的弊病。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我国小诉讼程序缺乏独立的程序建构和定位在狭隘的价值取向,审判者囿于司法责任与司法能力无法发挥出程序的优越价值,小额诉讼也无法理想地化解矛盾纠纷。《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传达出了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新信号—小额诉讼程序未来将独立建构。该办法对现有小额诉讼程序纠偏补弊的同时,在基本价值和规则细节上仍有许多可讨论之处,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小额诉讼程序将更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