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内部的交叉和综合以及21世纪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巨大需求,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趋势更加突出,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如何成为科技的引领者,如何培养引领未来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已成为国内外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的热点。美国研究型大学作为当今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领航者,在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时,通常以课程为突破口,通过增设新的课程和调整课程结构来达到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因此,以课程体系为着眼点,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对当前我国新工科建设下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世界大学学科榜——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中蝉联世界第一、第二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泰勒课程原理为案例研究的理论依据,分别从高校的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构成、课程体系的组织方式三个方面对两所大学工程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麻省理工学院以科学与实践并重的理念为指导,以项目为中心实现部门间和课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斯坦福大学以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工程基础与深度的融合,实现培养工程能力的目标。通过比较,发现这两所研究型大学都注重通识课程的广博性、专业课程的指向性;在专业课程上注重基础工程知识和工程工具的学习,在顶点课程和实践项目中实现工程融合;在课程组织方式上,麻省理工学院以学生参与多个跨学科项目为导向,实现课程体系的融合与连贯,斯坦福大学以学生确定某一研究领域从而不断纵向深入的方式构建其课程体系。基于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新工科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中要将当前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与工程教育课程融合起来,开发“以问题或项目为中心”,融合“理论与研究型教学”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工程设计能力;开展跨学科、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与设计,为学生提供综合化和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依托研究型大学丰富的科研项目优势,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研究类课程,使学生实现“在研究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