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医疗服务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幸福生活,医疗服务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对基层人民群众享受公平的医疗资源意义重大,随着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增加,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势在必行[1]。按照中央部署,广西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启动了二批涉及40个县119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覆盖面超过50%,近年来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我区将尚未纳入试点的35个县103家县级公立医院作为第三批开展综合改革单位,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至此,广西全区县级公立医院均参加了综合改革。从2015年6月启动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到目前已经接近3年时间,为了全面总结广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经验,2017年,我们选取了广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第三批县(市)(以下简称第三批综合改革地区或县)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广西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卫生人力状况等相关数据,分析综合改革后医院卫生人力状况、医院医疗服务量、医院收入与支出、医院医药费用、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变化、负债情况、医患满意度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通过调查,对广西参与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综合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全面总结试点取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调查内容与方法(一)参与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卫生资源及卫生服务基本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府卫生投入情况、县域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状况、县域基本医保制度状况等);县级妇幼保健院现状评价(医院基本建设状况;医院卫生人力状况;医院医疗服务量;医院收入与支出及其构成;医院负债情况;医院医药费用状况等)。(二)选择5个县作为样本,对样本县的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个人收入水平与预期、工作满意度等状况。(三)抽取上述样本县的妇幼保健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问卷调查了解县级妇幼保健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就诊住院情况、对医院环境的评价、对就医过程和提供服务的评价等。结果改革的基本情况:广西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在职人数由2014年的4089人增长至2016年的4697人,涨幅为14.87%。编制床位数2016年达到2147张,较2014年增长1968张,涨幅9.10%。收入由2014年的81025.18万元增长至2016年的106248.54万元,涨幅31.13%,财政补助由2014年的24635.98万元增长至2016年的37998.60万元,涨幅54.24%。改革后广西县级妇幼保健院技术水平和卫生资源都有较好的提升,收支有结余,县级妇幼保健院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1.改革服务情况广西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总诊疗人数2014年为2372413人次,2016年增长至2942496人次,涨幅24.03%。2016年门(急)诊人次数为2720663人次,与2014年的2239508人次相比,涨幅21.48%。住院人次2016年151077人次,较2014年132905人次增长13.67%。改革后广西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服务能力、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改善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公平性。2.资产负债情况变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广西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总资产2016年为11.51亿元,较2014年的8.88亿元有所增长,年均增长14.81%。总负债从2014年的1.57亿元,增至2016年的3.25亿元,年均增长53.50%。资产负债率2014年为17.72%,增长至2016年的28.20%。3.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情况县级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22.86%。县级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综合满意度为70.94%,对门诊服务不满意的患者比例为14.27%;住院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5.32%,对住院服务不满意的患者比例为3.67%。县级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迫切期望改善收入水平、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减轻就医负担。结论1.广西第三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服务量得到有效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基本满足县域内妇女儿童的卫生需求,从这一方面来看此次综合改革的效果显著,完成改革预期的目标。2.广西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收入、支出均呈增长趋势。不足之处是,第三批改革试点开展以来,总体上试点医院次均门诊费用较改革前并未下降,反之,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总体上看,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问题仍然存在。3.广西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3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资产负债规模呈现扩大趋势,负债水平明显上升,面临财务风险。4.县级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较低。他们迫切期望改善收入水平、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和工作积极性。5.县级妇幼保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综合满意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高导致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增大。医院应该通过应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患者就诊预约制度,优化服务流程,透明收费标准,结合医疗保险制度,探索更加合理的付费机制,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