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云南省不同气候类型的元江、红河、元谋、绿春、墨江、云县、孟连,采用昆虫学、生态学等方法对紫胶蚧Kerria lacca (Kerr.)开展了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研究了紫胶蚧对7种寄主植物久树Schleichera oleosa (Lour) Oken、聚果榕Ficus racemosa L.、滇刺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苏门答腊金合欢Acacia montana Benth、光叶合欢Albizia Meyeri Nielsen、 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 (Willd.)、 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和7个不同试验点的生态适应性。主要结论有:⑴ 紫胶蚧在除云县外的试验点1年能完成2个世代。⑵ 有针对性地选择固虫密度、性比、死亡率、泌胶量、怀卵量、胶被厚、放收比指标,分别评价紫胶虫在不同需求下的经济指标,提出了3个评价公式。⑶ 提出了新的紫胶虫死亡率计算公式。⑷ 紫胶蚧成虫密度与虫体重、个体泌胶量在双对数图上直线关系明显。紫胶蚧在成虫期泌胶只发生在成虫期一定时间段内,泌胶存在一定规律,下代幼虫涌散10d左右停止泌胶。⑸7种寄主植物的周皮和皮层厚度对紫胶蚧固定和取食无明显影响,但木栓形成层对紫胶蚧固定取食有影响;石细胞纤维层的厚度与紫胶蚧幼虫死亡有正相关关系;7种寄主植物周皮到韧皮部的距离都在紫胶蚧口针达到范围之内;寄主植物具功能筛管密度越小,紫胶蚧固虫密度越低,紫胶蚧死亡率越大。⑹ 紫胶蚧觅食行为特点是由遗传特性决定的。紫胶蚧选择在1年生及以下枝条上固定取食,取食枝条枝径的范围在0.47~1.60cm之间,紫胶蚧分布时对枝条伸展方向无偏向,对取食部位存在选择性。从枝条表面的茸毛到皮层中的木栓层、石细胞、纤维细胞都成为紫胶蚧固定取食的障碍。<WP=5>⑺ 紫胶蚧不同寄主植物、放虫枝条与未放虫枝条之间氨基酸、无机盐含量有一定差异,营养成分总量(总糖、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水溶性物质以及灰分)之间差异很小。氨基酸含量与胶被厚、死亡率、怀卵量关系密切。无机盐含量与胶被厚、死亡率、怀卵量、个体泌胶量有一定关系。营养成分总量与胶被厚、死亡率、怀卵量关系不明显,与泌胶有一定关系。紫胶蚧取食对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含量产生影响。⑻ 实施交替放养不能改变紫胶蚧在寄主植物上的固虫密度、性比,但使死亡率、泌胶量和怀卵量增加。⑼紫胶蚧适宜温度范围为年平均温度19~24.5℃ ,最适宜范围为22.5~24.5℃;≥20℃ 日数为> 170d,最适宜范围为> 240d;最冷月均温>11℃ ,最适宜范围为>13 ℃;极端低温为最>1℃ ,适宜范围为>5℃,日温差振幅小于10 ℃;紫胶蚧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50~82%,最适宜范围为50~70%;紫胶蚧适宜的降雨量范围为700~1500mm,最适宜范围为700~1000mm;温湿系数基本能反应紫胶蚧生态要求,紫胶蚧适宜的温湿系数范围为2~5,最适宜范围为2.0~3.5;紫胶蚧在不同试验点、世代、寄主植物上的固虫密度、性比、死亡率、胶被厚、个体泌胶量、怀卵量、虫体重、虫体大小产生差异的原因与气候条件及寄主植物生长特性有关。⑽ 紫胶蚧适生区划:元江、红河、石屏、建水、个旧、元谋为重点发展区;墨江、江城、绿春、普洱、施甸、保山、龙陵、孟连、景洪、勐腊为一般发展区;云县、双江、耿马、景东、镇源、景谷、临沧、澜沧、思茅、怒江、潞西、永德、镇康为适度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