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石油消耗量日趋增大,利用我国丰富的煤资源通过煤制合成气及合成气费托反应过程制备清洁燃料油对减缓石油紧张局面、解决环境问题和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费托合成中的的关键技术是高效催化剂的开发。采用钛硅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钴基催化剂,通过酸处理、碱处理和酸碱复合处理方式对钛硅分子筛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碱处理后载体介孔等变化对费托反应催化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孔径增大促进了钴颗粒的分散,加快生成物和反应物的传递速率,从而使得负载的钴基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碱处理可以去除无定形硅、改善分子筛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其负载的钴基催化剂的稳定性,而酸处理会破坏分子筛晶体结构,使得催化剂稳定性变差。进一步考察了载体孔径的影响,使用微孔钛硅分子筛和介孔二氧化钛作为复合载体,考察了复合载体配比及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费托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载体制备得到的催化剂钴颗粒尺寸较小、落位均匀、还原性能较高,因而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当TS/TiO2(质量比)=1时,负载的钴基催化剂费托反应活性最佳。通过考察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可知,采用载体预混合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还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中不同惰性介质和氢气介质对催化剂费托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惰性气体DBD方法用于前躯体分解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可以代替焙烧处理过程,且催化剂的费托反应活性与惰性气体的放电难易程度有关,使用最易放电的He介质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最优。而以氢气为介质的H2-DBD处理则可以同时代替焙烧和氢气还原过程,获得具有与传统处理方法相当的费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