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英语母语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接触文学,它是接触语言的产物。上个世纪,中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双语作家和接触文学作品,如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胡适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张爱玲的《秧歌》等,它们是英语和汉语之间接触的产物。事实上,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接触由来已久。在最近100年的时间里,这种接触变得更加频繁。由于这种日益频繁的接触,英语从汉语及其文化中汲取了一些营养元素而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一过程被语言学家称为英语的本土化。在众多的双语作家中,林语堂是多产的一位,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京华烟云》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优美的语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世人的关注,并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因此,本文以《京华烟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言特点,主要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1)《京华烟云》的语言特点是什么?(2)作品中的非英语结构为什么是变异而不是错误?本文借用著名印度籍美国语言学家B. B. Kachru于1966年提出的语境化理论,运用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词汇层面,《京华烟云》从汉语中大量借词,主要涉及称呼语、官衔名称及紧急情况下的呼叫语;同时,林语堂也从汉语中直译了很多词或短语,多与称呼语、婚恋等相关。(2)在修辞方面,《京华烟云》中使用了大量本土化的修辞手法,主要是明喻、暗喻、借代和引用。(3)在语篇层面,通过分析对话中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及两篇非文学文本(信件和寻人启事),发现本土化现象也广泛存在于语篇层面。《京华烟云》中的借词、直译、修辞手法及语篇的本土化导致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非英语结构。若以标准英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来衡量,这些结构都将是错误,因为它们不符合标准英语的规范。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些非英语结构是变异而不是错误。林语堂在创作时选取了特殊的语言、文化和情景语境,受这些特殊语境的影响,以及为了将作品中的非英语语言、文化和情景语境刻画得更真实,他会有意选择这些非英语结构。另外,作为一名翻译家,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对其在《京华烟云》中非英语结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些本土化的结构不应该简单地被当做错误对待,读者和研究人员都应该考虑作品中特殊的语言、文化及情景变量以及林语堂作为翻译家的特殊身份。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这些非英语结构是变异而非错误。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客观描述《京华烟云》的语言特征,并分析汉语语言、文化及情景语境对接触中的英语的影响。以语境化理论为理论框架,本研究不仅关注读者对接触文学作品的理解过程,也关注双语作家的创作过程。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更多人充分认识到林语堂作为一名双语作家的身份以及《京华烟云》是一部文学创作而非简单的翻译作品。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对接触文学的研究甚少,希望本文对《京华烟云》这部著名接触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让更多人阅读和和研究接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