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及土地流转制度的束缚导致种养严重分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养猪场户过量使用兽药、添加剂的行为,导致含有大量兽药和重金属残留的粪污难以还田。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猪养殖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构建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的实地调研数据和资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循环经济养殖模式如何顺利运行,具体内容包括:首先,归纳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其次,根据循环经济理念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分析养殖技术的采纳行为和影响因素;第三,把生猪养殖过程的“从源头到终端”各环节和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技术融合在一起界定为循环经济养殖模式,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养猪场户的选择意愿;第四,依据产业共生理论研究生猪养殖业与相关产业稳定合作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第五,在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基础上分析政府在循环经济养殖模式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从养猪场户、相关产业及政府三方面提出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顺利运行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基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从技术支持、产业关联、制度完善三方面分析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顺利运行的逻辑框架。第二,基于技术层面分析得出,养猪场户采纳循环经济养殖技术的程度不均衡,规模化猪场技术采纳比例明显高于散养户,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采纳程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第三,养猪场户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选择意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饲料添加剂的认知反向影响选择意愿;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认知、养猪场户的经济条件和政府补贴力度均提高了选择意愿的概率,受教育年限与选择意愿正相关。第四,生猪养殖业与相关产业的稳定合作是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顺利运行的保障,生猪养殖产业链延伸型、废弃物处理产业型及循环经济养殖园区型三种类型的合作程度不同,影响作用有所差异。第五,政府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是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顺利运行的推动力,具体表现为行政措施在合理产业规划、规范养猪场户行为上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补贴刺激养猪场户采纳技术,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发挥监督作用。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在于:一方面,基于循环经济三原则,从生猪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总结养殖技术,系统地从猪场规划建设、生产资料投入、养殖过程控制、产后废弃物治理多方面将循环经济养殖模式具体化,克服了循环经济研究的空泛化;另一方面,本研究侧重以养猪场户为核心,较为细致的研究了循环经济养殖模式需要技术的支持,相关产业的合作和政府的支持,系统全面地提出循环经济养殖模式运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