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高发病。据世界各地报道,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导致鼻咽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的机理目前尚未明了。肿瘤的转移是一个高选择性、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hOT7T175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其表达有多种调控机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并已在绒毛膜癌、大肠癌等中发现表达下调。目前国内外尚未见hOT7T175基因与鼻咽癌的转移关系研究。本实验主要研究hOT7T175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鼻咽癌和44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hOT7T175蛋白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2.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34例鼻咽癌和17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hOT7T175mRNA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1. hOT7T175蛋白在鼻咽癌组阳性率为40.9%(45/110),低于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70.5%(31/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T7T175蛋白表达的高低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T分期等临床指标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N分期)相关。影响hOT7T175蛋白表达不同因素进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T分期在该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hOT7T175蛋白表达关系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的相伴概率最小,为0.003,Wald统计量最大,为8.813,说明淋巴结转移在影响hOT7T175蛋白表达不同因素中很重要。 2. hOT7T175mRNA在鼻咽癌组表达率为47.1%(16/34),低于非肿瘤性鼻咽部组88.2%(15/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T7T175mRNA表达的高低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和T分期等临床指标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N分期)相关。影响hOT7T175mRNA表达不同因素进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和T分期在该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的年龄与hOT7T175mRNA表达有关,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hOT7T175mRNA表达关系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的相伴概率最小,为0.001。Wald统计量最大,为11.647,说明淋巴结转移在影响hOT7T175mRNA表达不同因素中很重要。 结论:1. hOT7T175在非肿瘤性鼻咽上皮高表达,在鼻咽癌中表达率降低。 2. hOT7T175的表达率降低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关,提示hOT7T175可能在鼻咽癌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