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具有比较突出的人力资本潜在优势,如何切实有效的转化这一潜在优势,藉此不断提高我国总体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持续动力,事关我国突破经济发展瓶颈、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概念、分类、核算、溢出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国内外人力资本的研究脉络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述,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的基本支撑和研究思路。其次,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则体现为二者协调共进与否,文章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模型,评测近30年来(1982-2011)我国各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耦合演进机制,并运用适宜性理论对二者的耦合跃迁模式做了初步探讨。随后,考虑区位具有空间依赖性或空间相关性特征,文章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省域间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特性,并运用空间Lucas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由此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之具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由东至西递减的态势,同时区域间存在耦合趋同。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通过借鉴适宜性理论对各区域的适宜性耦合跃迁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东部及东北应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中西部地区应注重人力资本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模仿能力。此外,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以及空间Lucas模型显示30年来我国大多数省区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应进一步打破区域间人力资本空间溢出的市场与体制壁垒,强化区域间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共进,实现区域间教育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