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是布拉格汉学学派的奠基人和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涵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面向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多种维度。普实克的文学研究因其深邃的思想、深刻的主题、广阔的背景和细致的分析而在欧洲汉学研究领域深具影响,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更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本文从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入手,探讨他在中国文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意图弥补国内汉学研究领域的空白。纵观普实克的研究,最值得探讨的就在于“抒情”与“史诗”的辩证思想是如何贯穿于他的文学研究脉络,其二元并置的观点对他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何深远影响,以及“抒情”与“史诗”的传统在现代性的观照下有何重估意义。
全文共分为绪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言部分概述了普实克的生平、创作和国内外关于他的研究情况,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正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入手,分析了普实克如何以抒情与史诗的辩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与阐释视角。第二章从他的古代文学研究出发,探讨中国古代诗歌和通俗文学是如何体现“抒情”与“史诗”这两种元素,以及二元并置的文学观点对他文学研究的影响。第三章先是梳理普实克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面孔的阐释,而后批判普实克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思考抒情传统在现代性体验下的价值重估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普实克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与可能存在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