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勒兹作为当代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以其反中心、反结构化的“差异哲学”与“游牧思想”闻名于世。而他的两部视角独特的电影理论著作《电影1:运动——影像》与《电影2:时间——影像》,也堪称是将电影与哲学相结合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德勒兹通过揭示电影影像独有的特质,将影像形式的转换与哲学和认知思维的变迁联系起来,使电影与哲学形成了一种紧密的“互文”。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德勒兹对于电影的分析大都被认为是用来阐释其哲学思想的,而本文则侧重认为德勒兹的哲学为电影理论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研究维度,为我们研究电影,尤其是当代电影,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因而,本文认为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德勒兹依循柏格森的思想脉络,其电影理论核心是认为真正的“时间”是一条绵延不绝的内在的精神之流,并非像以往认知中一样隶属于运动。运动应该隶属于时间,自由的时间将呈现出本质为异质的不规则运动。他认为电影影像具有表现“普世性变幻”的异质性运动的能力,从而呈现直接的时间影像。本文试图以电影中的时间建构方式为线索,梳理德勒兹的电影思想。在第一章中,本文首先梳理了德勒兹电影哲学的渊源。而后在第二章中,本文阐述了德勒兹理论中的电影运动画面与时间的关系,揭示以摄影机运动与蒙太奇结合的电影影像表现绵延异质时间的本质可能性,同时表明,这亦是德氏理论的建基点。继而在第三章中,本文将阐述经典电影影像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指二战以前)以运动——影像的方式在电影中构建线性时间的模式。而从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开始,电影影像开始摆脱理性剪切和线性时间建构,从而在运动——影像的基础上达到向非时序时间的开敞,实现直接时间——影像的显现。经过前两章的铺垫,本文在第四章中详细阐述了德勒兹电影理论的核心——“时间——影像”。在这一章节中,本文主要通过对“纯试听情景”“不可辨识点”“时间分岔”等概念的阐释与辨析,来具体阐释“时间——影像”的理论结构,同时结合当代电影的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来分析电影表达“开敝时间”的可能性。最后,本文对于德勒兹电影理论的特征做了总结,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德勒兹的电影理论有其丰富而长久的生命力,而其理论本身也值得我们继续关注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