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龚自珍诗与人格的关系。 第一部分,主要剖析龚自珍的人格。 首先,龚自珍的人格在类型上具有传统继承性。作为南方文化最早代表的庄子、屈原身上,都体现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与实践、对恶浊现实的不满与控诉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天马行空、绮丽多姿;魏晋人格是庄、屈、儒在那一时代合流而形成的,它以情为核心,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以苏轼为代表的唐宋士人人格,以儒家为本,兼取释、道两家,开始走向放达;晚明士人主情欲的浪漫心性,代表着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龚自珍作为中国古代士人独立人格发展链条的一环,无疑从前贤那里接受了深刻的影响。其次,生理、心理特质以及人生经历的锻打,对人格生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龚自珍敏感多情的心理特点,与对母亲的依恋有关,同时又是禀赋中生命哀凄之情的体现;他的纯挚干直一方面出于天性,一方面与他优裕宽松的生长环境有关,这种个性使他怯矫去伪、任情率性,这就是“童心”;家庭的培养使他才高志大,然而冷酷的现实又让他才华未施即理想告破。这种才命相妨的不幸主要是由他狂放的个性不见容于世所造成。现实生存的困境造成了他孤独、悲凉的心态,但他从未屈服,从未放弃社会责任感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第三,思想对个体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清代嘉道之际的社会思潮入手,指明龚自珍思想的三个来源:考据学、今文经学和个性解放思想。这些思想经过能动地选择和整合,成为龚自珍先进的近代启蒙思想的基础。龚自珍思想的先进性决定了其人格的超越性:他在特殊的时代将儒家的奋发进取精神发挥到极致,产生了极具震撼力的现实效应,从而起到了重大历史作用;他又将顾炎武式的进取与晚明的个性张扬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其人格具备了历史超越性,就是说,近代型的人格至此已从古典人格中脱胎而出——性格独立、开放;思想活跃,极具批判精神;负有强烈的使命感,胸怀博大、思虑深广;行动积极果敢、富于创新意识。作为中国士人独立人格发展链条的一环,他的人格完成了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综合上述三点,我们清楚地看到:龚自珍是一个极为复杂又极富魅力的人。他天资聪颖、学养深厚,志向高远、识见不凡;他积极进取、顽强奋争,执著理想、至死不渝。同时,他又多情善感、真纯坦诚,率性任情、洒脱不羁。龚自珍的人格是在个人秉性的基础上,杂揉历史积淀中诸因子而形成的,它以儒家风范为底色,以名士风流为表征,又具有个性解放的时代先进性。其人格构成要素丰富而驳杂,矛盾中又趋向统一,从而异彩纷呈、魅力四射。 第二部分,论述龚自珍诗的思想内容与其人格的关系。 龚自珍心理过程的内在逻辑是:焦虑—困惑—矛盾—超越。这四种要素之间相互连接、彼此渗透。第一,对世界现有样态的不满和由此而生的自我探问造成了他的焦虑。其焦虑在诗中集中体现为对夜和梦的偏好以及佛教“观心”式的自我探问。伴随焦虑而来的是对世界现有样态的怀疑,这就是困惑。困惑与诗人开放性的认知风格有关,而这种认知风格来自他天真坦率、自由不羁的个性。困惑在诗人身上造成的压力驱使他去寻找洞穿人生底蕴的新视角,从而改变既有的认知格局,并通过诗歌揭示出社会本相,体悟到人生真谛。第二,焦虑、困惑也是一种矛盾心态。诗人的自我探问容易产生对自我的分裂性体验,导致诗人的矛盾心态。剑与箫在诗中的对举,就是龚自珍矛盾心态的写照。又由于社会传统中主动性(主动承担的责任感)和受动性(内敛态度、明哲保身哲学)的矛盾在诗人心理中的作用,加强了矛盾的复杂性。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于诗人在人生抉择中是执着进取,还是逃避退缩。焦虑、困惑、矛盾使龚自珍痛苦不安,然而徜徉在诗的自由境界中,他回复了“童心”,故能跳出平庸的常识看世界,窥见社会人生的真面目,从而也安顿了他那躁动不宁的灵魂,达到了对痛二却勺超越。龚诗中对幻想境界的描绘,即是这种超越感的反映。第三,龚自珍心理过程逻辑结构各要素在诗中的体现,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包含着自我对外部世界的认同性体验。它是一种写作态度或方式,依此方式,诗人是作为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去观察和描绘事物的。这种观察是他对外物的沉潜和浸淫;这种描绘则是从外物的跳脱,是个性化语言自由自在的舞蹈。从观察到描绘是诗人全部情思与个性由入到出的过程,因而诗作凝聚着诗人的自我人格力量和个人体悟的真理之光,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三部分,论述龚自珍诗歌艺术与其人格的关系。 第一,龚诗语言瑰丽璀璨、绚烂多姿。这涉及到他的诗文主张,他提倡行文既简要清通,又不能忽视文采,而应是文采与平易的结合。正是这种要求诗歌“面目不专一”的主张,令他的诗歌华彩纷披、别具一格。对华美文采的偏爱,文学遗产固然起到熏陶作用,而他细腻缠绵的唯美情怀则是更为内在的缘由。语言表述的平实畅达与早年文字学、经学的系统教育有关,也与他直率开放的个性、简朴散淡的做派相一致。第二,龚诗“情赴乎词”的特点来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