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挠性机械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始终是机器人姿态控制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航天器姿态主动控制领域的重要技术。本课题对一类悬臂梁结构的挠性机械臂的建模方法,及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挠性机械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始终是机器人姿态控制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航天器姿态主动控制领域的重要技术。本课题对一类悬臂梁结构的挠性机械臂的建模方法,及其定位过程中的振动主动抑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包含这几个方面:本文针对实验中的柔性臂实验平台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数学模型。首先利用Lagrange方程对柔性机械臂环节进行动力学分析。然后结合假设模态法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从而获得了便于进行机械振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最终将其以状态空间的方式呈现出来。针对柔性臂定位过程中的末端挠性形变量以及输出控制量这两个优化目标进行最优化控制器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加权系数,并求解Riccati方程获得了用于柔性臂振动抑制的LQR最优跟踪器。理论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校正后的系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柔性臂的定位过程,同时有效地衰减了柔性臂的挠性振动。近些年来,随着分数阶微积分的工程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分数阶理论在航天领域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崭新的热点。分数阶系统因其更高的自由度能够更加精确地还原系统的物理特性,也因此拓宽了控制器设计的方向。针对LQR,以及PD等整数阶控制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根据分数阶微积分原理为柔性臂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PDμ校正器。理论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整数阶PD控制器,分数阶PDμ控制器由于参数μ的存在使得控制器更为灵活,鲁棒性更强,系统校正效果更为出色。设计并组建了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抑制实验软硬件系统。本课题在该平台基础上进行了控制器的工程实现,验证了本文讨论的控制算法的可行性。也为今后的深入探索做出了基础性工作。
其他文献
智能空间技术扩展了服务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服务能力,智能空间中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的感知数据与命令数据的交换需要一种低速率、低功耗、低复杂度的无线传感执行网络。论
对于长时间在海上作业动力定位船舶,有时工作在一个限定的区域内,此时,船舶的能耗是这类船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的环境最优区域动力定位技术,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所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机器人,特别是水下机器人领域获取了十分丰硕的成功,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先进,因为面对未知且复杂的海洋环境,人类当前必须借助于水下航行器,因此,水下机器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实现双向数据通信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的基础主要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了智能视频监控设备,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是智能视频监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智能视频监控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算法的设计是
智能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将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车需要实现人为很少干预情况下的安全行驶,并且能够在复杂交通环境中自动躲避障碍物与行人,因此需要更
服务机器人大多通过一定的自主移动机构实现其自主或半自主地运动。因此,自主移动平台技术是开发服务机器人的基础。设计并开发出满足要求的移动平台是开发设计服务机器人的首
在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PID控制是历史最久、生命力最强的基本控制方式,其控制算法在工程上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尤其是其鲁棒性的应用研究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基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技术越来越体现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空间获取信息、材料和能源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长远目标。科学探测卫星、通信卫星等进行通信和侦测的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简称EPS)有着传统动力转向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代表着动力转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研制叉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