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对患者乃至患者家人都有极大负面影响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证据显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在AD的发病机制中奠定了举足轻重的作用。APP是I型跨膜蛋白质,它类似于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并包含一个大的胞外N端结构域和一个短的胞质尾。虽然APP的研究集中于其C端,但大量的文献表明APP的N端能够调节其自身的转运和加工。而其含有的固有无序区更增加了其调节自身行为的困难性。近年来对固有无序结构域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不仅可以影响蛋白的半衰期,而且可以适时地改变蛋白结构,调节蛋白和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等。利用瞬时表达等方法,我们发现APP无序区ACD的缺少,可以使得APP被酶加工后,分泌型的APP减少。不同抗体检测、胞外不同长度SAPP检测、胞内SAPP检测均证明该现象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探究胞外分泌减少的原因,我们使用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手段,发现在内质网中野生型和突变体无差异,在高尔基体处缺少无序区的APP与野生型的APP差异极显著,删除ACD结构域的APP蛋白在trans-高尔基体处并未出现如野生型APP一般的定位升高。利用APP蛋白的N端抗体与早期内吞体的共定位发现删除ACD结构域并不影响APP及SAPP在内吞体中分布的总量。粗提脂筏实验从蛋白定位的微环境阐述了删除ACD结构域引起了APP蛋白在细胞表面定位的差异。至此我们可以得出APP胞外域可以通过影响APP蛋白在trans-高尔基体中的分布、蛋白在细胞表面的定位等途径来调节APP的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