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有机—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有序的有机-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主要是利用硅烷前驱体的自组装及其水解交联反应来制备层状有序的有机-氧化硅杂化材料。前驱体的结构,反应的条件是控制层状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制备出的层状杂化材料大多是层层堆积的厚层结构,薄层或者单层的有机-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鲜有报道。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易于制备的两亲性前驱体分子,利用两亲性分子在溶液中具有自组装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条件进行水解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薄层有机-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并对杂化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种两亲性硅氧烷前驱体(PABI),一端为可离子化的羧基,另一端是可以发生反应的硅氧烷基团,中间由苯脲基连接。利用两亲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特性,研究了它的“二维自组装聚合”。探究了前驱体浓度、溶剂组成、催化剂用量以及前驱体结构对二维自组装聚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利用四甲基胍的水溶液为反应条件时,PABI通过自组装聚合可以形成寡层二维有机-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固态硅谱表征了杂化材料的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测试结果显示,片层的尺寸为几百纳米到几微米,片层的厚度为6到9纳米,即形成了寡层结构的杂化材料。2.利用四甲基胍促进的高效酯化反应,将得到的寡层有机-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酸化后在室温下与卤化物进行反应,在杂化材料末端引入新的基团。利用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功能化后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寡层杂化材料在室温下成功与卤化物发生了酯化反应,在聚合物末端引入了烷基链,苯环,双键,炔基等结构。这表明获得的纳米杂化材料是可以进一步进行功能化修饰的。3.探究了碱的种类对层状杂化材料形成的影响。分别利用三乙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作为反应条件,制备了有机-氧化硅杂化材料。结果表明,当利用三乙胺的水溶液为反应条件时,制备了水溶性的厚层杂化材料(M-TEA)。当利用氢氧化钠为碱时,得到的是不溶于水的层层堆叠的杂化材料(M-Na)。当利用氢氧化钾作为碱时,无法得到层状有序的杂化材料。为了进一步探究反离子对薄层结构形成的影响,利用不同种类的碱和不同的盐对杂化材料(M-Na)进行剥层处理,从而制备薄层杂化材料。结果表明,反离子的大小会对剥层效果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由此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学科专业建
目的:Burkitt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后用FDG-PET评估化疗效应及预后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里,我们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以确定PET对Burkitt淋巴瘤化疗后治疗反应和结
目的:乳腺癌是异质性肿瘤,由于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的差异性造成乳腺癌的复杂多样性。乳腺癌的异质性给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极大的困难。乳腺癌的其中一
基于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发射的水瓶座(Aquarius/SAC-D)卫星和欧洲航天局(ERA)发射的土壤湿度与海洋盐度(SMOS)卫星的观测资料,以及Argo海表盐度资料,重点分析了阿拉伯海中
针对外科手术机器人培训和术前布置困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辅助医生实施机器人手术培训和优化机器人术前布置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位姿分离的运动映射策略建立了虚拟机器人主从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虽未对中小企业做出规定,但中小企业执行也只是时间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小企
用3×10~6个/ml~3的NPV 多角体病溶液浸渍过的桑叶,二龄起蚕第一口叶开始,经口添食3对强健性、茧丝量等不同的母种,品种间对NPV 的抗性有着极显著差异,发病率“日10”>“中10
山东淄博临淄区清田路,这里坐落着上市公司蓝帆医疗自建的生产PVC手套的工厂。进入二楼一间生产车间前,我必须戴上一次性防护帽,“现在都是自动化生产,如果头发掉进生产线会
期刊
PVC
在变压器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强调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关系的问题,但是变压器除了能够研究上述物理量的关联外,还能够将其等效为电阻.本文推导了变压器的等效
语法翻译法历史悠久,毁誉参半,但其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介绍了语法翻译法与英美文学教学的历史渊源,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举例说明了语法翻译法在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