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耳模在矫正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中的应用研究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dy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是耳鼻喉科的一类常见疾病。研究显示在新生儿早期进行无创耳模型(耳廓矫正器)治疗耳廓形态畸形取得了良好的矫正效果,但目前缺乏对于具体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且关于超龄患儿的矫正效果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耳形态测量探讨无创耳模型的疗效,通过多种评估指标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耳廓畸形类型对疗效的影响。目的:通过对比佩戴耳模矫正器治疗前后的耳廓形态数据探索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婴儿使用无创耳模型治疗的效果,并结合对治疗周期的比较、医生对治疗后耳廓外观疗效评级、家长对耳廓畸形矫正后耳廓形态的满意度(视觉评估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探讨不同年龄及不同畸形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病人中,挑选并纳入86例身体健康、仅患有单侧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畸形为耳轮畸形、隐耳及杯状耳其中一种)的患儿入组,与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使用EarWell耳廓矫形器进行矫治,治疗结束后比较耳形态数据变化,并结合多种评估指标探索不同初始治疗年龄以及不同类型耳廓形态畸形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耳模型矫正器治疗前后耳形态数据中容貌耳长、容貌耳宽、形态耳长、形态耳宽以及颅耳间垂直距离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耳颅角治疗前后数值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2、入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8.69±12.39周,依据开始治疗年龄分为2周-6周组、6周-3月组、3月-6月组,在总体样本中分别占比29.07%、38.37%、32.56%。不同年龄组的治疗周期、医生对疗效的等级评定、家长对疗效的VAS评分以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3、纳入研究的三种耳廓畸形为耳轮畸形、隐耳及杯状耳,在最小年龄组2周-6周组中分别占比44.00%、44.00%、12.00%。从医生对疗效的等级评定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4、开始耳模治疗的年龄与耳廓畸形类型与纳入本次研究的疗效相关指标治疗周期、VAS评分、疗效等级评定以及不良反应均相关(P<0.05),性别与疗效指标不相关(P>0.05),且治疗前后容貌耳长差值与疗治疗周期、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1、无创耳模治疗能有效矫正婴儿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2、不同的初始治疗年龄对疗效有影响,在出生6周以内开始佩戴耳模矫正器的效果最佳,但6月龄以内的超龄患儿也可通过延长治疗周期来矫正耳廓部分的形态畸形;3、在2周-6周组中,纳入本次研究中的三类耳廓形态畸形中医生对治疗后耳廓外观形态评级最好的的是隐耳,其次为耳轮畸形,而后为杯状耳。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集中供热室内采暖改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文通过对房屋外墙渗漏问题的研究,重点阐述了裂缝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
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应将美育教育融入固定的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可升级大学生思想内涵,令高职院校教
本文作者在多年的村镇建筑震害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北方传统村镇建筑地震灾害作用情况下的破坏形式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从河南信阳和新乡两地区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中分离出能引起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HN1和HN2。采用RT—PCR方法从分离的2株PRRSV中均分别扩增出ORF5基因,并将
独立学院和专科院校都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客观、系统、科学的评价,从而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文章详细论述了中国独立
本文阐述通过采用现场流化技术,即掺入适量的流化剂,可以改善混凝土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延时浇注的预拌混凝土强度.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科与介入科合作,对21例患者的23枚颅内动脉瘤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3岁。21例均为破裂瘤,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