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美国AP中文项目便在这股浪潮中应运而生。近年来,对AP中文项目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对外汉语学者的关注,但多集中在AP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测试方面,对教材研究较少,且多止于理论性探讨和经验性描述,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作用,实证研究匮乏。另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充分了解目的语所属的文化,才能真正地掌握该语言。AP中文教学亦是如此,其教材也对中国文化元素的选取和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以美国大学理事会颁布的AP课程文化大纲为依据,并结合了《AP汉语与文化课程概述》中所提及的文化要求以及国内权威学者的文化分类,确定了本论文的文化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最具代表性的两套AP中文教材《加油》与《超越》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两套教材在中国文化元素的选取和编排上有合理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文化元素选取的代表性及编排方式的多样性。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文化元素选取不平衡,地域文化兼顾不周等。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100名美国高中生和10位AP中文教师进行了实证考察。问卷结果表明,美国高中生普遍对中国的国情概况和当代生活较为熟悉,而对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等方面了解甚少。访谈结果显示,AP中文教师对现存AP中文教材中文化元素的选取和编排基本满意,但也提出了教材配套电子资源欠缺、文化内容层次性不强等问题。最后,结合教材分析和实证考察的结果对AP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总之,本论文对AP中文领域内文化元素的分类、统计分析以及实证性调查做了初步尝试,探讨了两套AP中文教材中中国文化元素选取和编排的合理性,并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了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作用。一方面丰富了美国AP中文项目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为AP中文教材的编写、使用和研究提供了参考。